——【真懂】系列之1:知“三观”易,懂“三观”难!
三个观有些问题非常重要,但真正懂的人却很少,比如“三观”。
对一个人整体评价,常常用到三观这个词。这个人三观比较正,某人三观有问题,那个谁三观一塌糊涂等等。说某人三观正应该是对他比较高的肯定,说三观不正,基本就是彻底否定了。尤其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三观往往成为决定因素,如选择婚姻对象、合作伙伴等,可见三观的重要。生活中,因三观的问题闹矛盾的例子多不胜数,失去朋友乃至工作也屡见不鲜。可见,三观不但重要,还与生活息息相关。
三观很重要,但即使那些看起来三观很正的人,对三观了解也非常有限,多数人连基本概念也搞不清楚,哪三个观都不知道的大有人在,一般人就更不消说了。一边如此重要,一边了解又如此之少,这种现象还很普遍,不得不说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做了个30人的小范围调查)。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提供解决方案,我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把问题提出来,通过讨论也许引起有能力的专家学者关注,或者大家群策群力。至于有人看了受到启发,完成从知道到懂的转变,只能说你的悟性高,一点就通,并非我给出了什么灵丹妙药。
三观是什么?
要弄清楚三观问题,先从概念入手,通常先问度娘。
世界观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文字一看就明白,但要通过这样的定义清清楚楚说出自己的三观,那是不可能的,你要不信,看完就明白。
怎样才算“ 真懂”?
百度的结果,从文字上来看很简单,基本一看就明白,但即使看完了能说清楚自己三观内容的人起码目前我还没有遇到。
还回到我做做的调查(30人,一半是本科大学在校生,另外一半是我认识的看起来三观还算正的社会人),方法是把百度的概念打印好给给被调查者看,然后让他们理解后一个一个说出自己的三观(注意,是先让他们弄清楚概念后再回答,不是直接问)。
看完世界观定义,我问被调查的人“你的世界观是什么?”,说唯心3个,说唯物27,多数回答唯物的吞吞吐吐不是很干脆。作为三观的基础和核心,世界观应该是非常清晰和明确的,为什么很多人犯迷糊,甚至在看了准确的概念后,还表现得那么不确定呢?我认为,是没有真正的的理解什么是世界观,没有真正弄懂。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清楚了。对于那些说自己唯物世界观的人,我追问“你认为这个世界有神(或有神秘力量存在)吗?”,结果有人说有,有人不太肯定,有人说不能说绝对有还是绝对没有,回答没有的只有3个。不明确的人占所谓唯物世界观的绝大数(80%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笑话。也就是说多数自认为唯物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最多算是弱唯物主义者。无神论的共产党提供了十年的基础教育,受教育者起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唯物世界观是正确的,哪怕事实上他并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唯物主义,也会认为自己是唯物的或者标榜是唯物的,于是才有上面那些奇葩的回答。(无神论者也分为强无神论者和弱无神论者,强无神论者不相信神存在,弱无神论者相信神不存在。这之间的不同要一次脑洞,就明白区别在什么地方了。)
对于说自己是唯心世界观的,我的问题是,既然你认为世界是有神的,为什么无神论的共产党却能统治这个国家?扒神庙、斗牧师抓阿訇,神为什么不阻止?是神不阻止还是阻止不了?不阻止的神就是窝囊废显然说不过去,想阻止但阻止不了的神还是神吗?他们都无法回答,可见所谓的唯心也只是糊涂而已。
世界观的真正理解是什么呢?就一句话,相信有神或超自然力量存在的就是唯心,不相信就是唯物,就这么简单。【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等等】这样的概念表述,多数人越看越糊涂,不知所云。所谓的理解就是——能一句话明白的就是真理解了。
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共产党的教育功劳,但只是一个很脆弱的基础。很多所谓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大学生到国外留学后很快成为宗教徒也是这个道理,本来世界观就很脆弱,到了比如美国这样的一个宗教力量非常强大的国家,他那点脆弱的世界观很快就顶不住了,因为周围的人几乎都是宗教信徒。幸运的是我后来接触到了科学,才弄明白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科学用严谨的逻辑和毋庸置疑的事实证明了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是不存在的。至此,我才从一个弱无神论者变成强无神论者,现在除非有人用枪指着我的脑袋,否则哪怕世界其他所有人都相信神的存在我也不会成为宗教徒的。借助科学,我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
我的世界观:科学的无神的唯物主义。(简单、明确,言简意赅。)
把价值观的一个方面等同于价值观是非常普遍现象,绝大多数人以点为面,盲人摸象。大象的腿是大象的一部分,但象腿不是大象,这是价值观最普遍的理解误区。什么不做坏事就是价值观,做事凭良心就价值观等等不一而足。有趣的是几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回答也没有超过这个层次,虽然夸夸其谈说了半天听起来很深奥的样子,其实是一个意思。
价值观是价值判断的集合,这个集合是一个人对所有事情看法依的据或者叫标准。如果罗列的话,那是一个无穷,就失去了交流的意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抽象化描述。
价值观的真正理解是什么呢?所谓价值问题就是有没有价值,有没有价值的前提是判断能力,没有能力判断,价值也就无从谈起。需要判断的就两类内容:事实和观点。事实判断是对错判断,要求把事实弄清楚,对的就是对的,不对就是错的,方法是科学(是不是符合科学看四点:可验证、可重复、可证伪和逻辑自洽)。观点的判断相对麻烦,观点判断是好坏或者叫是非。虽然每个人理解和看法很难一样,但也有一个准则,就看是否符合真善美。满足这真善美的标准,就取得了最大公约数,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反之就非。常说一个人糊涂,总说他对错不分,是非不明,就是对事实和观点判断能力不够或没有。
我的价值观:凡是事实类问题用科学标准进行【 对错 】判断,凡是观点类问题用真善美标准来进行【 是非 】判断。简称“两个凡是”;用8个字表达:分清对错,明辨是非;
糊涂蛋是没有价值观的表现,因为他们是非不明,对错不分。
按照字面的意思,人生观是最容易理解的,也是最说不清楚的。就是我本人而言,在弄清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真正含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对什么是人生观还是糊涂。因为我对理解的要求是如果一个概念不能用一句话来说清楚,就是没有真正理解。我试图用一句话去说明人生观,表达总是不能到让自己满意,也就是说我还没有真正的理解。直到有一天发现,人生观也和价值观一样,不是一个观点一个解,而是批量观点见解的整体抽象描述,那么这就简单了:
我的人生观:做价值观判断“ 对和是 ”的事,马上做,努力做, 做优秀,做卓越。人生观本质是“做”,就是行动力——你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的人!
吸烟有害健康,价值观判断是错的,不能吸烟;知道吸烟有害还继续抽烟的,是人生观出了问题,知错不改;
律师、法官都是法律工作者,是最懂法的人,理应比普通人更守法,这是价值观。但现实中有很多律师和法官犯罪,不知道犯罪似乎情有可原(代价还是要付飞),但都是法律专家了还犯法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人生观出了问题,知法犯法。
跑步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知道有好处但不迈开腿去跑跟不知道一样,跑几天坚持不下去放弃了也没用。坚持了但速度很慢锻炼效果不佳就是没有“努力做”,跑的数量和速度过多数人在自己的年龄段排在前面是“做优秀”,能够进入年龄组顶尖高手就是“做卓越”。
价值观判断作恶是错误的,那么“不作恶”就是我的价值观,努力做到“不作恶”就是我的人生观。谷歌的经营理念就是“不作恶”,他们的“不作恶”相当于人的价值观,坚决不做恶的事相当于他们的人生观。比如他们不在首页搞竞价排名,为对抗某国对搜索结果的强制干预,宁可退出这个市场也不妥协等等。
造成不“ 真懂 ”的根源是什么?
看完了三观概念还普遍稀里糊涂弄不清三观是什么,这就是不能真正理解,本质是没有思考能力,不思考怎么可能懂?根子在长期的输灌式教育应试教育,从小到大只要求知其然不要求知其所以然,即使是理解类的题目都要求背诵标准答案,学生不能有独立思考,只要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哪怕是比标准答案更好也是错的。只要能背得滚瓜烂熟,知道字面意思,能不能真正理解内涵是不是真懂不重要,照搬就可以考取好的成绩,上好的学校,拿好的文凭,找好的工作。久而久之,谁还去费力的弄清楚呢?何况弄不好还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呢?这样教育模式培养的结果就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似是而非的废材。何况老师也是这个模子套出来的,自己都稀里糊涂,又怎么能教出明白的学生呢?
写在最后
既然弄清楚了原因,按照人生观的要求,那我就要去改变,去做。
从小没有培养甚至限制独立思考,那我现在知道了就要积极主动的去独立思考,努力去弄清楚更多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弄清真相,这就写【真懂】系列的原因。一方面培养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思考的收获结果和更多的人分享,对读文章的人有一点点启发就知足了。
当然,即便是独立思考了也未必是就一定是对的,所以欢迎批评指正帮助提高。批判也可以,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敬请期待【真懂】之2:理想和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