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元年,西汉王朝下诏征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人オ,由武帝刘彻亲自主持考试,题目是“古今治国之道”。
广川人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
他在其中提到道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仁爱、道德、礼教、音乐,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古代的圣贤君王,虽然去世,可是子孙长存,使天下太平数百年这都是礼乐教化的功绩。君王们没有一个不希望国家永安,政权永存。偏偏多的是国家混乱,政权倾危。原因在于所任命的官员不是适当的人选,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适当的正道。オ使国家和政权,终于覆亡。周王朝的衰弱,从姬胡(十任厉王)、姬宫涅(十二任幽王)开始,并不是国家不能治理,而是姬胡、姬宫涅不懂得治理的方法。到了姬靖(十一任宣王),思念先王们的恩德,竭力奋发,全盘补救,重振姬昌(文王)、姬发(一任武王)的伟大宏业,周王朝才明显的恢复昔日的局面,这都是日夜不休的去作善事的功效(司马光)。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等理论。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后被武皇帝采纳,随有“独尊儒术局面。”见证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元朔四年,辞官,至终年75岁,留存著作主要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