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卷我第一印象就是血雨腥风,王侯未日。大汉的建立是在推翻暴秦的基础上,楚汉争霸多年的铁血征战,什么赵王、齐王、西楚霸王……都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大汉立足未稳,刘邦就又举起了屠刀大杀功臣,雍王、韩王、九江王、淮阴侯……无数开国元勋人头落地。刘邦尸骨未寒,吕后就开始大杀刘邦的儿子“比杀三赵王”,粱、赵、燕诸王被杀,赵王还是连杀三任。接下来吕后一死,刘姓诸王就强力反弹,吕姓诸王又被一扫而空,何等的腥风血雨。
到了汉文帝才改弦更张,采用怀柔的策略,无为而治让大汉休养生息。文帝驾崩之后,汉景帝就又操之过急,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引起七国之乱,大汉又一次受伤。
终于出了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把一个风雨飘摇的汉朝,变成一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铮铮大汉帝国。
汉武帝的是非功过,自然争议颇多,我想最为人诟病的算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绝大经纶绝大才,罪功岂在悔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中华种祸胎。”于老这首诗也表达了我对汉武帝的看法。
易中天先生对汉武的独尊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统一的帝国需要统一的思想,这是秦始皇就已经意识到的。”“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
“独尊儒术与焚书坑儒,只有手段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其目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只不过,秦始皇威胁,汉武帝利诱;秦始皇不准人民读书,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结果,始皇失败,武帝成功。”
当然汉武的独尊只是形式,外儒内法,道墨兼收,经济和军事两手也不放松。“有钱就能做事,有兵就能护家,懂法就能治国,通儒就能安定人心,粉饰太平。结果,汉的版图面积比秦大了一倍,统治反倒更加牢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