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和朋友聊天
朋友说:一个人做饭太麻烦,做饭两小时,吃饭十分钟,洗碗半小时。
站在他的角度,我略表赞同。因为我也经历过那种,一个人上班辛苦一天,回家还自己做饭,确实没力气而且没胃口的状态。
在排除辛苦疲劳的前提下,我是比较享受做饭的事情,就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许我会尝试让这个事情看起来有趣点,简单点。
做饭的时候
可以放放音乐,有一个很融洽的气氛;
可以把蔬菜洗的干干净净,看起来赏心悦目,如同把自己打理的干干净净一样;
可以在炒菜前把稀饭,米饭等主食先煮起来,把葱姜蒜等其他配菜切好放入盘中,把肉制品提前腌制等一系列工序;
可以在炒菜的时候关注火候,把控调料,不断地掌勺颠锅,都有助于炒出美味;
可以尝试新的菜谱,感觉有多了一项新技能,增加一份成就感;
吃饭的时候
可以在饭桌上铺着自己喜欢的桌布,拍起照来也有几分色彩;
可以在花瓶里放着当季的鲜花或者干花,迎来整整芬芳;
可以在饶有兴趣的时候,喝一点小酒,跟往事干杯;
可以一口一口品尝,不必那么着急,好东西要慢慢吃掉;
可以祈祷一下,如果你信主的话;
洗碗的时候
可以当做一项饭后的散步消食;
可以先洗筷子、勺子,再来碗和盘子,最后洗锅。先小后大,反复冲刷几遍擦干,有序而不慌乱;
可以在洗碗的时候想一些有趣好玩的事情,有时你的灵感就会从此冒出;
居家就餐在这一系列的工序中,充满着对秩序、技能、思路、状态的挑战,同时也丰富有趣。
通过品味做饭的点点滴滴,磨炼出来的这种钝感力,让人和事都变得简单了点。不再敏感于时间的浪费,事物的繁琐,情绪的紊乱。
这样的简单点和简单并不一样。
它不是无知的贫瘠,而是一种以简驭繁,从容不迫,虚怀若谷的状态。
简单点背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于敏感,意气用事,却峰回路转,喜出望外的思维模式。
简单点既向外延伸到各种事物,也向内生长到内心深处。
在类似的简单点模式中,心流会频繁出现那种美好的状态,余音绕梁让人久久回味。
有关心流解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cyMDU1NQ==&mid=2247489063&idx=1&sn=f8531e4c8691d31875ac1b32ff22c36e&source=41&scene=21#wechat_redirect
简单点模式是需要培养的一种力量,它更像是历经大浪淘沙后的金子,不急不躁,静等潮起潮落,历尽千帆,靠岸发光。
培养简单点模式
去接触简单点的人,当然这需要一个发现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并不只写在脸上。
很喜欢和简单点的人打交道,就比如“许三多”这样的人,他们并不傻白甜,而是大智若愚。
一句:“谢谢你”。是对别人行为的感谢和对自己涵养的树立。
一句:“对不起”。是对自己行为的抱歉和对别人埋怨的消除。
比起缺少感知,吝啬言辞,会表达谢意和歉意看似简单的行为,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点,这其实很不简单。
去用心感知,像冥想时专注于呼吸那样,不要走神。
爱因斯坦说:我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永远不能在产生问题本身的层次上被解决。
就像李中莹老师讲,我们活在“三层世界”。
这三层世界缺少哪一层,都会感觉拧巴。
简单点模式是解决问题背后层次的一种能力。
去尝试下
多给予一个眼神、拥抱、微笑
不吝惜一句问候、回应、赞美
变得简单点,不仅有温度,而且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