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并快乐着
一个“孝”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岂有那么容易。
回来十三天了,除了姐姐和弟弟来了她可以偷偷懒,不用做饭之外,其余的时间她把做饭和洗碗都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日三餐,只有早晨不用做饭,因为早晨吃的简单,他们几乎每天都是炖鸡蛋、馒头和牛奶。但饭后洗碗是少不了的。
一直以来她觉得自己身体还可以,多干点儿活不成问题。但这次回来她的睡眠忽然成了问题,躺下来一般总是好一阵子才能入睡。有一天两点多了,她居然还是清醒得很毫无睡意。还有,今天她感觉自己的腰也有点儿不舒服。
可是,她不愿意说出来,怕增加父母的思想负担。因为父亲早晨蒸了点儿馒头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母亲因为晚上休息不好白天也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相比之下,当然只有她的体力最好。
其实每天吃的都是家常饭,可是把每一样东西包括菜和葱蒜洗好切好总要费一番功夫。
自己尽管辛苦一点儿,可是看着父母吃得香,她就觉得很满足,也多少有点儿成就感。
她能感觉到母亲还是希望她多呆些时的,毕竟有她在他们轻省不少。可是她离开家时间久了也不放心,孩子的一日三餐在单位倒是可以解决,但在外面吃总不如在家里吃得健康。还有父女两个到了周末也是瞎凑合吃不好,有时也不免到外面去吃。
和母亲说走在她是有些为难的,她不愿意看到母亲失望的样子,不过她昨天还是下决心和母亲说了。母亲的反应尚可,因为她打算这周末走,还有好几天,再一个她呆的时间也不短了,迟早他们总得面对这一天。
今天,她无意中听父亲说他现在对伙食的要求不高,只要吃一口饿不死就行了。她能体会父亲的心酸和无奈,可也没有办法。
让他们雇人他们说自己现在还用不着。可他们免不了常常凑乎也是事实。
有些事完全和钱无关,可是目前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母亲嘴上说雇人雇不合适,可她觉得还是钱的问题,他们还是不愿意花那个钱。其实雇人哪怕只做一顿饭呢,他们也就轻松不少,可是就这一顿饭一个月恐怕也得花一千五到两千吧。
2、又帮母亲解决了一个“难题”
很久以来她母亲就想擦擦玻璃了。
她母亲搬来这儿已经有七年了都没有擦过玻璃。中午母亲和她商量想找个擦玻璃的,主要是想让她帮着看住这些人,怕老年人说话没风,不管用。
她当然欣然同意。
下午三点来钟,擦玻璃的来了。
是两口子,看样子年龄和她差不多,一个是本地人,一个居然是东北的。
那个人一边擦,她母亲一边在一边絮叨,说双层玻璃中间原来没有水印,是师傅的拖布蘸的水太多了水渗进去了。
师傅则不急不恼的说原来就是这样,不是他弄的。
那个男的擦得很仔细,对窗框又是刷又是铲又是拿钢丝球磨的。
她觉得母亲未免有些过分。
自从擦玻璃的来了以后,她和母亲在厨房、客厅和卧室之间来回巡视,怕没人监督他们不好好擦。
当她在厨房的时候,那个女的和她嘀咕这个玻璃太难擦了,他们相当于“开荒”,她不接话。她知道她的意图无非是想加钱罢了。她心想你来之前怎么不问清楚,既然你接了这个活儿说明你还是想挣这个钱。
后来母亲一个劲儿的念叨两层玻璃中间有水印儿,她倒不说开荒不开荒了。
结账的时候母亲还是按讲好的给了她一百五,不管她说“早知道这么难擦就不接了”,还说在某个地方干活因为有一溜儿挺难擦,雇主多给了她四十元。
3、侄子要来了
下午母亲就接到了孙子的电话说他和他爸爸明天要过来。
她和母亲一听立刻犯了愁,不知道明天要准备些什么。
侄子在外地上大学,昨天才回来,今天就过来估计是为了看她吧,因为她马上就要走了,这也是弟弟的礼数吧。
明天还得替母亲招待侄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