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年少读此诗:这诗哪里好?
既没有李白的华丽浪漫,也没有杜甫的忧国忧民,年少含梦的学生们,哪里懂得清谈的隐居呢?
这诗人玩隐居,却养不起自己,还要出门要饭,到底图个什么,寂寞么?(陶有首诗《乞食》讲的就是去要饭,附在文末)。
注:清谈,指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用高谈阔论来展现才学和见识,以归隐田园、逃避官场为人生追求。典型的例子如竹林七贤,哪怕出身豪门的谢灵运,也喜欢隐逸。但,陶渊明的隐居的境界,远远超出了以上几人,可谓隐逸诗宗。
如此平淡的语言,如此普通的景象,到底有怎样的意境呢?
彼时,只觉得诗的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反而把读者的想法表达出来了: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但究竟是什么呢?
不光是我们,古代大人物也多如此,如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曾写过:
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如决定无所用智,每读此篇,如渴饮水,如欲寐得啜茗,如饥啖汤饼。今人亦有能同味者乎?但恐嚼不破耳!”——《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
黄庭坚对陶渊明诗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也道出了若没有绵历世事,就无法理解个中真义。
同样,苏轼也是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才对陶渊明此诗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跳出文字的范围,领悟到陶渊明诗的真正意义,他说:
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
苏轼认为,陶渊明用诗的形式来表达他的人生观,诗的语言虽然平淡,却都是对人生经过透彻的观察后,得到的理解,不能以寻常诗人的擒章绘句来比。
我们年少读陶渊明的诗,如文首那篇《饮酒·其五》,少年如何才能理解“心远地自偏”,理解“此中有真意”呢?
如果不了解陶渊明在官场的沉浮,不明了他经历的起落,不能从情感上探索他精神的变化,便不能领略他的诗意,自然会像黄庭坚说的那样“如嚼枯木”。
所以,人不仅要阅历深,还要能深入探究,才能领会陶渊明诗非但不枯,也不平淡,才能体体悟到他的思想性格和独立精神。
事实上,在宋以前,陶渊明并没什么文学地位,正是由于苏轼对其的推崇备至,陶渊明才得以名垂千古,这也说明陶渊明诗对苏轼的影响同样是极其深远的。
苏轼写《和陶诗》,在苏轼的人生经历下,唯有历史上的陶渊明,能和他产生共鸣,互为知己了(要是陶渊明知道有苏轼这么号人,相信也会认同吧)。
你是什么时候理解陶渊明和苏轼以下这些诗句的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附:
乞食
采菊东篱下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