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才猛抄笔记,人才勤写心得》是日本作家生田知久写的关于自我成长类书籍,书中通过举例的方式告诉我们,当我们将常见的一些观念进行转化,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成长。
作者认为,想要让自己成长,就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的地方;想改变自己,需要六种力量,即:发问力、思考力、决策力、行动力、感染力、学习力
这六种力量就像齿轮一样紧密嵌合,只要有任何一个齿轮停止转动,机器就会停摆。只要所有齿轮都顺利运转,就能让自己不断成长。
发问力
有发问力和没有发问力的人,成长速度截然不同。这里的发问力指的是自问自答的能力。在面对挫折之时,一般人只会情绪低落,但是能不断成长的人往往懂得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情况代表什么意义?”“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重点在于不要停止发问”。好奇心有其存在的理由
不准说“糟了,怎么办”,请想想“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光说“怎么办?”并不能改变自己,它只是一种困扰,并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如果不想停留在“怎么办?”的阶段,就必须把问题改为“接下来该怎么做?”。不是问“无法改变自己,怎么办?”而是问“接下来该怎么办,才能改变自己?”成长的秘诀是把烦恼转为“问题”,例如把“我不擅长交际,怎么办?”,改为“该怎么做,我才能更擅长与人交际?”
把疑问写在行事历或笔记上,下面画空格,找出答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碰到问题时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做,但是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那么过不了几天也许你已经忘记你曾经提出的问题。先准备笔记本,写下自己的烦恼或者愿望,在下面写“该怎么解决烦恼?”或者“该怎么实现愿望”,然后画空格。因为大脑总想把空格填满,所以当看到空格时,它会不由自主的开始思考答案。
想要做什么的时候,记得问自己“接下来呢?”
“接下来呢?”这个问题有促进思考的效果。只要问“接下来呢?”就能理清现在可以决定的事,现在可做的事,接下来该决定的事,接下来可以做的事。比如久未见面的同学碰巧见到,互相打招呼后如果按照习惯说“改日举办个同学会吧”、“改日一起喝酒吧”,那么基本上这个改日永远够不会来临。如果当场就问自己“现在我能做什么?”就能促进思考,实践具体的行动。如来开个同学会吧——什么时候办比较好——谁来主办呢?——什么地点比较好?通过一步步的接下来,最终确定了同学会的相关事宜。
碰到模糊不清的概念,记得问“XX是什么?”
问自己“是什么?”能够帮助你理清事物的意义。如:我的梦想是什么——让大家幸福——让大家幸福的意义是什么?——带给大家笑容——能带给大家笑容的职业是什么?——搞笑艺人?······不断重复“是什么?”的问题,原本模糊抽象的事物也会变得更加具体,而且变得真实。因此,当你有模糊不清的目标时,记得反复问自己“是什么?”,找到具体目标,然后采取实际行动。
没有动力的时候,记得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回答为什么的答案大致有三种:原因、目的、理论。一旦连接过去自己的经验和正确的理论,就能对期望的结果产生动机。比如提不起劲念书的时候,请想想“为什么要念书?”找出念书的出发点(曾经因为不会英语而感到挫败),接下来是目的(拓展工作领域,以便争取加薪),然后是理论(会说英语在国际化的潮流中更有竞争力)。
对于梦想和目标,记得问自己“为了这个目的,现在应该做什么?”
先给自己的未来设定一个目标,从未来推算到现在,分析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就能实现任何你想要的未来。比如:未来想买车,所以需要钱,所以要领到很多年终奖金,所以要努力工作。
“接下来呢”是从现在发生的事情想像未来的连接词;“为了这个目的,应该······”是从未来倒推现在的连接词。
思考力
学会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之后,我们要对问题进行思考,只会死读书的学者最后会失去思考能力,不看书的时候就不思考。读书的时候必须一边吸收知识、一边思考,思考如何运用知识。思考力才是加速成长的关键。
遇到苦难时,应该从未来问现在
“你觉得三年后自己能赚一亿元吗?”
“三年后赚一亿?怎么可能······”
当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不可能实现时,就会停止思考。
换一个问题
“假设你三年后真的能赚一亿元,你觉得为什么自己能赚这么多钱?”
“也许是因为我跳槽到外商公司,飞黄腾达······”
看,因为假设自己“已经赚了一亿元”,然后问自己问题,所以不觉得做不到,这样才会有不同的思考。
我们要学会把时间摆到未来,想想“到时候我能······,到底是为了什么?”刺激你的想法,促进你的思考。
决定今天的目标
今天的目标是什么?今天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一天只有24小时,如果每一天都浑浑噩噩的度过,那么当你意识到的时候,你已经和别人落下了一大段的距离。一旦认清自己想做什么,每天活着都有清楚的目的,生活中的片段和过去的经验也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就成为了你成功的因素。
找出实现梦想的最佳方法
当眼前出现了问题,别忘记问自己:“解决这儿问题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方法吗?”人有的时候为了某种目的而开始做某事,结果却逐渐偏离自己原本的目的,忘了根本。例如原本为了改善社会才创业,结果公司慢慢成了赚钱的工具,最后反而做出有害社会的事。因此,我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目的,经常问自己,到底为了什么目的而做这件事。别让手段变成了目的,迷失了自己。
写笔记的时候,不要只是抄写,应该写下【自己思考的结果】
直接把知识输出,并没有收获。直接抄写自己学到的东西,并不会增强我们的思考力。直接抄写自己学到的内容,并不算是自己创造的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思考如果是自己应该怎么办,把学到的内容改为问题,拓展自己的思考。
比如:我有对书本进行思考吗?如果有,我是如何思考的?比得上学者吗?该怎么样才能像学者一样地思考?只有一步步的通过提问,加深自己的思考,最终找到解决的方案。
此外,想要提升思考能力,最后要按照【输入两成,输出八成】的法则写笔记。
听到好的内容,看到重要的语句,请写在笔记本。然后以四倍以上的篇幅【提问】和【思考】。这样一来,笔记本的内容就会符合【输入两成,输出八成】法则。
决策力
为了实现梦想,采取行动之前,先决定【一定能实现梦想!】
没有头绪地大喊“冲啊!”在怎么行动,自己也不会改变,梦想也不会实现。不先决策就开始行动,心理会留下不安,怀疑“这么做真的没问题吗?”。清楚的决策能消除心理上的不安,让我们朝着梦想持续前进。
恐惧的力量无法用于梦想和理念
当我们面临截止日或者考试日、面试日时,我们会因为觉得恐惧才采取行动,虽然最终可能会出现好的结果,但是当一切结束之时,你会觉得身心俱疲。梦想和理念是个人的想法,很少有【不做的话就糟了】或【不做的话会挨骂】的情况,因此人很难因为恐惧而产生力量。人可以因为恐惧而行动,却无法实现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懂得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主动出击,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
不要什么都想做,锁定一件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随着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各种方面的技能。不知道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但选项太多反而无法做决定。无论如何,人的脑力和体力都有极限。大部分的人光是做一件事情就已经很辛苦,如果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会分散精力。我们需要学会取舍,专注于目前最迫切需要学习的一件事,集中精神,才是改变自己的捷径。
不要想【能不能做到】,而是思考【要不要做】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思考人生该做什么的时候,都以【能不能做得到】为判断标准,一旦我们觉得做不到,就很容易丧失斗志,不会实际行动,因为我们不会把做不到的事情当成梦想。梦想出自做不到的事,如果以能不能做得到为判断标准,人生很难有梦想。
如果把判断标准从【能不能做得到】变成【要不要做】,决策内容就会改变。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梦想,——我要不要做?——要做!——那么我要怎么实现这个梦想?——首先我应该······。当我们将【要不要做】作为判断标准,那么我们能够实现梦想就依赖于我们是否要采取行动,而不在于能不能做得到,如此,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此外,注意作决定的动机,动机越强烈,实现的可能越大;要满怀期待的心情作决定,并具体想象作决定以后的场景;尽量选择情绪强烈或者特别的地点做决定。
行动力
之前提到的发问力、思考力、决策力都算是助跑阶段,必须实际行动才能有改变,开始行动才算正式开始。而很多人也止步于行动力上。
“行动未必能带来幸福,但是不采取行动,就一定无法幸福”——狄斯雷利
在有动力的时候立即采取行动
人的动力总是在【学到新事物的一刹那】达到最高点,随着时间过去而减弱。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看到别人推荐的一本书时,第一时间想到要去买来,把书放进购物车或者买到手后,过去了一年还是一页也没有翻过;看到别人做的思维导图很好看,就立志要学习思维导图,但是经常嘴上这么说,却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最终只是一直羡慕别人思维导图做的好。我们应该要充分利用学习冲动的那一个点,确定想做,那么就立刻开展行动,查询课程,报个班,跟着学习进度开始学习,或者拿到书马上开始翻阅。如果抱着一会再做的心态,几乎不会真的去做。
知识有生命,放久了就会坏掉,所以应该立即行动。有了新发现之后,只要有【一分钟】,就能落实【写在笔记本】这项行动,一有想法,就要立刻行动。只有一两分钟也许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哪怕做一点小事也是好的,因为你在有动力的时候立刻采取了行动。
时时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行动力弱的人总是局限于自己【现在能做的事】,虽然一、两分钟能做的事情,也不能画地自限,设想只要做到这样就好了,必须习惯让自己【尽力做到最好】,这是改变自己的具体关键。如果有想做的事,应该思考【为了实现目标,现在能做什么?】然后问自己【现在能做的事真的只有这么多吗?】最后应该【尽力做到最好】。这正是扭转人生的秘诀。
如果想做大事,应该思考一年后的今天要做什么
虽然有点难度,不过决定【一年后的今天要做什么】,能帮助你确立自己的远景和方向,这一年也会过得更有意义。几月几日要做这件事,所以必须在几月几子之前做好这件事,想好这些步骤,未来会更加具体,也能大幅提升实现梦想的能力。
感染力
单靠自己一个人,无法实现梦想。培养行动力之后,应该加强【感染力】。连接身边的人、感染大家一起加入的力量,成为【引发同感的力量】。有些梦想和目标能够自己实现,但梦想越大,越难靠自己一个人实现。
和别人分享梦想,梦想更容易实现
我曾经想挑战100天阅读33本书,但是当时仅止步于想,制定了了计划却没有采取行动。这一次机缘巧合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开始挑战,到今天,前面的三本书全部挑战完成,每一个人都兴致高昂地坚持阅读输出,把我们当成了一个集体,每个人都不愿意拖集体的后腿。因此有一群同感的人和你一起行动,会加强梦想的实现。
尽量和别人分享你的梦想、目标、志向。如果对方深有同感,将会成为你的同伴;告诉别人,或许能为你带来宝贵的机会。既然有了梦想,不要只是放着不管,应该大声说出来。这样一来,自然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说不定能感染许多人加入你的行列,一起实现梦想。
与其加强说话技巧,不如努力增加故事
许多人演讲的时候喜欢说理,【因为这样所以那样】,然而不管逻辑再怎么正确,如果无法打动别人的情感,就无法改变行动。想促成行动,必须打动别人的情感。要打动别人的情感,必须要有故事。不只是所自己想说的话,还要说故事,让许多人能有同感。
人有了三次同样的经验(感受)之后,很容易觉得【一切】都这样,失败三次之后觉得【我做什么都不顺利】,成功三次之后觉得【我运气好,有实力】。这个经验同样适用于讲故事,当你将的故事有三个得到别人的认同,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同感,进而对你产生认同。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可以讲,其实故事都来自于生活,不增加生活经验,故事就不会增加。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各种体验,准备好许多【故事】。比如你可以倾听别人的故事,多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多看看新闻报道,这些经过你的思考后都转化为你的故事。
学习力
把一本书当成价值一百倍的顾问,写成【问题清单】
虽然现在培训资源很丰富,但是也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对于居住在三、四、五线资源不太丰富的人来说,怎么才能实现知识增长呢?借用拆书帮的理念,就是讲书拆出需要的部分为自己所用。一本书集合了作者在该领域研究的全部精华,如果能好好的利用一本书,也能够将书变成自己的专用顾问,有效的做法是准备【发问清单】,保持【和作者对话的形式】。通过一边读书一边发问,当一本书看完时,你已经列出了一份问题清单,之后请根据这些问题试着回答,这样就会有你自己的想法。
重看之前要先努力回想,加强记忆力
要提升记忆力,在记忆的当下必须带着开心的情绪,不要把记忆当做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要时刻激励自己,当成功记住相关内容时,不吝惜地对自己表扬。此外,在【重看】之前努力【回想】,可以加强记忆力,训练自己在重新看书之前先回想书上写了什么?回想起来的时候会很开心的情绪,想不起来很会懊恼的情绪,情感有波动,记忆力就会大增,当实在想不起来的时候再去翻阅书本,你会发现你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再进行回看后将很难忘记。
以上的六种能力是一个循环往返的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引发自己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形成决策并展开实际行动,在行动时感染别人并寻找有同感的伙伴,之后是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提出更高好的问题,进行更详细的思考······
我们不能总被自己能不能做到而局限,应该霸气地以我要不要做来判断,一旦决定要做,可以体现想象自己目的达成时的景象,假设目的实现来倒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并且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开始立即开展行动,并大声的对外宣布,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不断的提高自己。相信能够坚定不移地坚持执行的人,一定会有所收获。
下期预告:【美】亚当·罗宾逊 《如何学习》
2017/9/28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