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我第二次拿起了《相约星期二》这本书。
《相约星期二》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看这本书尚有抵触情绪,当时快速的翻了一半就翻不下去了。这一年来,虽然有多次机会可以看完这本书,我却总是没有去看。
也许是这一年来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些事,让我的心境有了一些改变。一年后,当我再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忽然发觉竟然可以看下去了。
读的不快不慢,不知不觉间,就把这本书看完了。
它记述的是一个叫莫里的社会学家,在得知自己得了侧索硬化症(就是和霍金教授得的同一种疾病)之后,在离开人世前的最后一段岁月,和自己当年的学生米奇约定,每个星期二见一面,共同讨论一些人生的一些抽像问题。
莫里在人生的最后十四个星期里,和学生米奇一起,共同讨论了对诸如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衰老、金钱、爱、婚姻、文化、原谅、临终日、道别的一些风解。
比如,对于死亡,莫里认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即,没有人会在自己真正要死的时候认识到自己就要死了,大多数人都是不相信,总是认为死亡离自己还比较遥远,不相信它会在这一刻发生,于是就奋力抵触,拼命求生。
莫里认为,死亡跟生命一样自然,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早点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就会更有帮助,在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会。
莫里也认为死亡是一件悲哀的事,但莫里认为,不幸的活着也同样令人悲哀。
怎么才能不不幸的活着,莫里认为要向死亡学习,问自己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吗?莫里认为,当学会了怎样去死,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莫里幼时家贫,父母并没有给他多少关爱,母亲早死之后,继母伊娃是一个有着充沛的爱的人,他对莫里的关怀无微不至,莫里在继母这里学会了被爱和爱人。
因而莫里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他认为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莫里的很多见解都可以从死亡和爱的论述中找到起源。
比如,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就能更积极的去体验生活,去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并抵制外界文化的灌输,而要自己认真思考,独立做出选择。因为对爱的重视,莫里认为家庭是个人支撑的根基。
对于人们为什么会执着于追求金钱、物质,莫里认为这本质上是对爱的渴求,但是对爱求而不得,就去追逐一些替代品。
最终,莫里认为,生活中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和生活讲和,临死的时候要学会原谅别人,但更要原谅自己。
个人感觉,莫里的这些见解都说不上振聋发聩,但却都颇具咀嚼性。
明朝洪应明将一些修身养性的人生心得辑录成书《菜根谭》,意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后来,《菜根谭》和《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被合称为《立身三经》。《相约星期二》和这些书有异曲同工之处。
《倚天屠龙记》中,谢逊失手打死空见,空见临死时说:“但愿你今后杀人之际,有时想起老衲。”
空见知道自己无法杜绝谢逊的报仇之心,无法去除谢逊的杀人之念,因此只说但愿谢逊杀人之际能想起他。但是,谢逊于杀人之际只要想起了空见,杀人之念自当消退一二。
同样,《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无助于解决我们的生活困难,无助于应对我们的职场困惑,但是若我们有天烦躁苦闷,夜晚辗转反侧,这本书或有助于让我们内心平静。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