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本书是在2015年,当初是想在理论层面加深一下对社工的理解,但直到2017年春天才真正将这本书读完,发现对社工并没有什么帮助[dog],也并不是说这本书就白读了,里面的很多心理学知识还是很有趣的。
这本书的名字我不是很喜欢,乍看起来感觉是教人玩心计的。实际上书里主要阐述的是各种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比如乘电梯时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坐靠边的座椅;人为什么要“赶时髦”...
第一次尝试自己主动去写读书笔记(小学有写过,但那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主动去写),想了一会不知道从何写起,干脆就按照目录一点一点总结吧。
前言
本书是一本既浅显易懂,又富有内涵的心理学入门读物。
序章 | 什么是心理学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恋爱遇到阻力,反而会激发人的热情,但受外界阻力而激发升温的爱情往往经受不住悲伤的考验,俩人一旦遇到挫折,内部出现矛盾,爱情就容易产生裂痕。
泰坦尼克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再加上特殊状况,效果会更强。
人的心理会干扰视觉的正常工作:在现实生活中,警察在进行犯罪调查时需要询问目击者,但目击者的叙述有时也会受到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有人认为自己看到的人与凶犯非常相似,也许他并没有看清那人人手里拿着什么,却会认定他手里拿的是凶器。因此,有些证人的证词反而会将案件引入歧途。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观察人类行为、分析行为的理由和原因、研究心理活动的学问。
第一章 | 不曾了解的真实自我
深层心理学和性格心理学篇
睡眠时的两种状态:
快速眼动睡眠(REM):大脑和身体都休息
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大脑清醒身体休息
人在睡眠时,上述两种状态交替出现。人主要(但不是全部)在NREM状态做梦。
梦的形成原因:
有一种解释是当人入睡后,意识的控制放松了,内心深处的愿望会影像化,于是便形成了梦。可以说做梦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做梦,一个人平均每天要做4~5个梦,说没有做梦,实际上是想不起来了。当梦中的内容过度刺激意识时,这些内容就会被埋藏进内心深处,所以我们醒来后才不记得自己做过梦。人是非常贪图安逸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会主动忘记,这叫“自我保护”。也就是说,从不做梦的人,也可以说他们天天都在做噩梦(原书是这么说的~~,不过我几乎每天都会做梦,有时甚至连午休都会,看来我内心也没什么不开心的嘛,hhh)
人所做的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平常烦扰的事情,在梦中,问题经常都会得到解决。此外,梦还能为体内的危险发出警报。据报道,曾经有一位心脏病患者,在他出现自觉症状前的某天夜里,他做了一个胸口绞痛的梦。(梦中找厕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尿急——身体警告,尿床——问题解决)
其次,不仅人会做梦,研究结果表明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也会做梦。如果做梦时受到打扰,人容易形成攻击性的人格或者出现情绪不稳定状况,所以当你的狗睡觉时发出呜呜的声音,最好不要大声叫它,让它继续静静地睡就好了,它可能正梦见一大块肉骨头摆在眼前。
清晰梦:
有时我们在做梦时,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并且自己能有意识地控制梦的发展,这种梦就叫清晰梦。(只记得小时候做一次,也大概是有了翅膀,可以飞了,非常有趣)
梦的颜色:
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想了想觉得是黑白的,在讨论组里问了,一个小伙伴回答是灰色~~emmmmmmm...也有可能是彩色,只不过没有特别注意罢了。
梦的男女差异:
男人:多梦见敌对人物,或是冒险、旅行、成为英雄等空想...生大病时,男性大多会直接梦到死亡,感觉到死亡的恐怖
女人:多梦见友好的人物,女性经常做与家庭、家人有关的梦,或是购物、会友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梦...所以生大病时,女性往往会梦见与友人分别时依依惜别的场面。
常梦见的场景:
坠落的梦:代表心里可能存在某种不安和恐惧。
飞翔的梦:人生得意、事业成功、爱情顺利时人就常会做飞翔的梦。
被追赶的梦:一般情况下,当发生不安或陷入纷争时,人大多会做这种梦。
考试的梦:感觉自己无法完成任务或是缺乏自信时一般会做考试的梦。
被拥抱的梦:女性比较常见,大概跟爱和安全感相关。
找厕所的梦:这个就不用解释了
死亡的梦:很多心理学家把失望的梦理解为“再生”的信号。
吵架的梦:当人内心纷乱、纠缠不清是,为了整理思绪,可能就会做吵架的梦。此外,当人心怀不满时,也会通过做吵架的梦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大多数情况下吵架的对象都是自己,即使梦中在与其他人吵架,大多也只是自己的分身。
何谓性格:
编者概括:简单来说,性格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倾向。所谓的“性格好”大概就是指具有良好思维和言行模式。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摘至百度)
很多人感觉通过血型判断性格的方法很准,这就可以用巴纳姆效应来解释:
1.判断结果非常暧昧
2.人会从判断结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部分
3.通过血型判断性格的方法是方便的社交工具
了解自我的测试(很有意思的一个测试):有一个有趣的心理测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美国心理学家库尼和马克·帕兰德研究出一种叫做“who am i?”的心理测验方法,要求被测试者做出20种回答。一开始,也许会很顺利地填写出“我是公司职员”“我爱看电影”等,但渐渐地你会发现怎么也写不出来了。这时,再回头来看看前面填写的内容,你会发现自己现在强烈意识到的是什么,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在中途,你也许会写出自己无意识的欲求,冷静地看一下,你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自己所不知道的自己 / 约哈利窗:
约哈利窗当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潜能部分缩小了,表明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了新的自我,公开的A部分就变大了。
情绪:
人为什么会笑:有一种理论是这样解释的——当发生了意想不到、需要提高警惕的事情时,人会紧张起来;但当弄清情况后,如果发现这个事情对自己并没有威胁,人会笑出来。有研究表明,经常笑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讨好地笑”和“谄媚地笑”也是可以理解成一种缓和紧张状态的方法。
人为什么会愤怒:生活中,人会对行为和结果进行一定的预测。如果局面失去控制,不在自己预想的范围之内,人会感到“不安”或“恐慌”。对于“不安”或“恐慌”的防卫反应或警告反应就会以“发怒”的形式体现出来。
为什么痛哭过后心里会觉得畅快:哭泣是减轻精神紧张的一种方式。顺便说一句,哭泣时的清晰不同,眼泪的成分也有所差别。愤怒的泪水,含水量相对较少,钠的含量较多,所以比较咸;而悲伤的泪水水分比较多,味道比较淡。
没有长信的心理原因(厌倦与成就感):
为了坚持做一件事,我们最好先设定小的、具体的目标,每当实现一个小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励我们继续做下去。
自我保护的心理:
人是一种非常善于自我保护的动物,把自我辩解应用得得心应手。比如,有想要的东西却得不到或者做事情失败时,人会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保护自己。这叫作“防卫机制”,为的是防止自己出现不安或不快。
压抑:当人犯错时,会找一些借口为自己的错误或失败辩解。
反向行为: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态度冷淡,对于自己讨厌的人却非常热情,即采取与意识相反的行为。
投射:将责任转嫁给他人,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正当化。
合理化:失败的时候,会给自己找一个最为适当的理由,让自己释然。
换位:将压抑的感情向其他对象发泄的行为。
升华:通过社会允许的行为来发泄压抑的感情。
我觉得以上的这些部分行为并非都是不好的,人毕竟是种社会化的动物,需要通过某些行为来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但也不是说就能一味地纵容自己,人还是需要时常审视自己并加以改正的。
第二章 | 乘电梯的时候,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
社会心理学篇
私人空间:
所谓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的一定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干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人的私人空间也是相对的,对于自己亲近的人,私人空间也许会缩小到0.5米,反之如果是自己厌恶的人,也许会扩大到2.5米。
关于电梯的解释: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所以会感到不舒服,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大家都喜欢坐靠边的座椅”——也可以使用私人空间这一理论来解释。
排队的心理 / 同调行为:
与其他人做一样的事情时,人会产生一种安心感,心理学把这种行为称为“同调行为”。
袖手旁观的社会心理 / 林格曼效应:
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帮助有困难的人,但当周围的人增多后,反倒没有人去救人了,这就叫作林格曼效应。在现实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乐队车效应与Underdog效应:
对于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多会产生“乐队车效应”,即愿意站在胜利者一方,而对于与自己无直接关系的事情,多会产生“Underdog效应”,即支持弱者或落后者。
外表漂亮好处多多 / 光环效应:
如果一个人外表漂亮(帅),人们还会觉得她(他)性格好、有能力、聪明......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之为“光环效应”。当然这一效应并不局限于人的外貌。比如,一提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我们不仅会认为他们有学识,还会连带地认为其人格、能力等个方面都很优秀。
扮演的角色可以改变一个人:
当一个人的角色改变时(比如从职员变为领导),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所担当的角色,人有时会超越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甚至变成另外一种人格。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没个性化:
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个人意识淡薄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巨大的开放感能使自己的欲求进一步增长,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比如“足球流氓”)。
“看演唱会时,观众为什么会跟着唱”也就得到了合理得解释。
电子邮件人格与电子邮件交往:
在读电子邮件时,根本看不到对方的样子,只能根据邮件内容来想象对方的状态和性格,这样比较容易产生误解。同样的,我们在发送邮件之前,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
餐桌心理学:
人在吃饭的时候谈事情,更容易赞成对方的观点。吃饭时,对方和自己一同分享美食,快乐和充实感是共有的,因此会对对方报有好感。不仅如此,吃饭这一行为还可以使人放松,降低心理上的防备。
第三章 | 为什么酒吧都很昏暗
恋爱心理学篇
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心理学家认为,人喜欢另一个人是有原因的,这里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恋爱理由。
1. 对方身体的魅力
2. 与自己的行为模式相似
3. 对性格的喜好
4. 了解对方的心情
5. 自己的心理状态
6. 社会背景和周围背景
亲和欲求:
想找个人陪的心情叫作“亲和欲求”,当人情绪不安的时候,亲和欲求会变得很强烈。
吊桥效应:
吊桥是容易产生爱情的地方,因为人们容易把在吊桥上心跳加速的感觉误认为是恋爱的感觉。同样的道理,和异性一起看恐怖电影也容易发展出爱情。(如果吊桥上出现鬼的话,那效果一定是非常的强了~.~)
自我告白:
一方敞开心扉,向对方说了很重要的事情,述说从未向任何人说起过的秘密、家庭内的问题等,这就叫作“自我告白”。不论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都会增加对对方的亲密感。而且,有趣的是,听的人也会以相同的程度进行自我告白,这就是“自我告白的回报性”。调查显示,女性更善于使用自我告白的方法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男性则很少对别人进行自我告白。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我告白说得太多,有可能反倒会招人讨厌。
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是指意识到别人在注意自己,然后可以去做对方期待的行为、说对方期待的话,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有意识地塑造自我的行为。
开头效应:
最先给别人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否则,可能会影响对方对我们的整体评价。
单纯接触原理:
人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动物。即使我们对对方(异性)完全不感兴趣,但是如果对方在自己的私人空间中存在很长时间,我们也会渐渐对其产生好感。
靠近的因素:
如果对方离自己比较近,时间长了我们也会对其产生好感。
熟知性法则:
相互了解也有助于增加好感。
距离对于爱情来说,似乎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
先贬后褒的效果:
实际上,最能让对方开心的方式并不是从头到尾一味地褒奖,而是先贬低后褒奖。(这点应该很多情况下都是适用的)
为什么酒吧都很昏暗:
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动物,眼睛都会不自觉地网明亮的地方看,昏暗的环境可以阻隔别人的视线,因此人们可以安心地饮酒作乐。对于谈情说爱的男女来说,昏暗的环境还能增进异性之间的亲密感。
恋爱的SVR理论(恋爱的三个阶段):
S 阶段 刺激阶段(Stimulus)
受到对方外表、行为、性格等的刺激。
V 阶段 价值阶段(Value)
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相似,对感情顺利发展很重要。
R 阶段 角色阶段(Role)
分配角色,相互补充
如果将SVR理论进行简单概括,那就是“受到对方外表、行为、性格等的吸引而相识,并产生好感,“彼此的价值观相似,从而成为恋人”,“如果能相互补充,就可以结婚成为夫妻”。
第四章 | 知觉与记忆的不可思议性
认知心理学篇
认知心理学:
就是研究人类的“视”、“听”、“记忆”等原理的学问。
人类具有若干种感觉机能(视、听、触、嗅、味),视觉所获得的信息占总信息量的80%,但视觉比太可靠,听觉所获得的信息量还不到视觉的1/10,但听觉具有非常优秀的功能。
暗顺应与明顺应:
眼睛适应黑暗环境的——暗顺应(走进电影院)
眼睛适应明亮的环境——明顺应(走出电影院)
不仅眼睛有顺应功能,鼻子、耳朵也有,比如人对自己的气味不敏感,这也是一种顺应。所以要注意不能喷太多香水。
斯特鲁普效应:
最典型的就是颜色文字测试,像这样当我们大脑要同时处理文字的意思和文字的颜色两种信息时,二者会相互干扰,从而减慢我们大脑的反应速度。这是由于我们读单词的速度比认知色名的速度快的缘故。
大小的恒定性:
当对象事物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我们所看到的大小自然也会发生变化,不过我们人类的视觉有自动修正的功能,可以推测对象事物的实际大小。
错视:
第一张讲到常识或者固定观念会对视觉照成影响,实际上视觉还经常出现错觉。
常见的错视:
1. 改变长度的线段(瘦的人看起来更高?)
2. 弯曲的直线
3. 距离偏差
4. 大小的变化
5. 颜色的错觉
6. 主观的轮廓
不仅视觉会出现错觉,其他感觉也会出现错觉。
人怎么能分辨出那么多张脸: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会根据平时的经验建立一个“平均脸”数据库,并无意识地将某人的脸部特征与“平均脸”进行对比,具有个性的脸与“平均脸”的差异较大,相对比较好记,而对于接近“平均脸”的脸,我们也会寻找其中的个别特征进行记忆。不过也有研究报告称,刚出生的小猴就具有辨识脸的能力。
鸡尾酒会效应(只听自己想听的声音):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不过我们的听觉具有一种优秀的能力,那就是能从纷繁的声音中选择自己想听的声音去听。
掩蔽效应:
在一个大的办公室中,当空调开着的时候,也许我们并没有留意到其他声音。然而,在空调突然关闭的瞬间,也许我们会听到时钟秒针转动时发出的微弱声音,或者会议室中同事说话的声音。这种现象说明,有空调的声音时,我们很难听到其他声音。这种现象被称为“掩蔽效应”。
记忆的原理:
科学家阿特金森和西富林认为,记忆由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构成。此外,除了上述两个阶段的记忆外,当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向短期记忆发送之前,还有一个感觉记忆阶段。
感觉记忆——眼睛、鼻子、皮肤等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会被人记忆一瞬间,然后就将其删除了。
短期记忆——存储时间很短的记忆。短期记忆的内容反复记忆,或者为其赋予很强的意义,才能将其转变为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就是我们一般称为“记忆”的存储信息。
为什么人对婴幼儿时期的事情没有记忆:
一般认为,虽然婴幼儿也具有长期记忆的能力(如学习记忆语言),但在那个年龄段,长期记忆的系统基本上还不能很好地运行。
第五章 | 各种各样的心理学
产业、发展、犯罪、色彩心理学等
产业心理学:
产业心理学,即围绕产业和社会经济生活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问,它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价格尾数的魅力——同样的商品,标价498元和500元,其销售情况截然不同。虽然只相差2元,但人们心里会感觉498属于400多,比500要少很多。在欧美国家尾数多用“9”,比如1.99美元。而在中国则多用“8”。在打折的时候,卖家也会利用尾数的作用,比如4.1折,看起来折扣率很高的样子。
星期四是事故多发日——以一般企业为例,星期四这一天的事故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日子。星期五的前一天——星期四,员工的身体疲劳感与精神上的松懈交织在一起,于是便形成了“危险星期四”。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
胎儿的发育——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婴儿出生后,不但不能站立,甚至就连眼睛、耳朵等很多器官都还未发育成熟。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脑”在母体里得到了充分的发育,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手、足等其他器官发育的滞后。
老幺爱撒娇——父母初次养育孩子时,由于缺乏经验,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使长子、长女养成了能忍耐、懂事的性格。老幺是父母最小的孩子,首先,父母已经有了养育孩子的丰富经验,其次又会对最小的孩子疼爱有加。因此,老幺往往都比较任性、爱撒娇。此外,老幺多爱挑肥拣瘦,这也是父母过度疼爱造成的。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以减少和抑制犯罪、改善罪犯人格为目的,是研究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心理学。
蓝色防范灯可以降低犯罪率——蓝色街灯在夜间照射的距离更远,且蓝色具有抑制人类本能冲动的心理效果。
模仿犯罪的心理——有人看到报道中的案件实施起来并不难,在得知罪犯还没有抓到时,他们也想模仿罪犯实施类似的犯罪行为。此外,也有人怀有一种与罪犯对抗的心理,心想:“如果换做我,肯定比你做得好。”于是,便模仿罪犯实施了犯罪行为。
破窗效应——一座大厦有一扇窗子的玻璃破了,如果一直没有修理,周围的人就会觉得这座大厦没人管理。慢慢地,大厦墙面上的涂鸦多了起来,内部也荒废了,最终成了滋生犯罪的温床。这就是说,如果对于轻微的犯罪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犯罪行为的泛滥。
色彩心理学:
颜色具有不可思议的心理效果。比如,颜色可以让人对时间、重量、温度、大小和距离等产生错觉。
汽车的颜色与事故率的关系——据国外统计数字显示,蓝色汽车发生事故的概率最高。蓝色是后退色,因而蓝色物体看上去比他的实际位置偏后。我们在开车时,只要意识到对面蓝色汽车比我们所感觉的近就可以避免类似的危险。不过,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不能单凭颜色来断定。
印象与产品颜色——人的印象与产品颜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微软,Google,Facebook的logo中都是有蓝色的,Windows,QQ的默认主题也是蓝色的,可见蓝色还是很受互联网企业青睐的。
运动心理学:
在体育比赛中,有些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运动心理学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研究各种心理效果的心理学。
棒球选手上场前为什么要围成一圈击掌高喊——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统一运动员的思想,还能提振他们的士气,这叫作“psych up”,即为了迎接比赛,把运动员的紧张状态调动起来。这种行为可以起到一种“心理开关”的作用。
足球守门员的精神压力——在足球比赛开始后的几分钟,守门员感到的精神压力比其他球员大很多。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听音乐或演奏音乐时的心理状态。最近,人们还用音乐来治疗疾病。比如古典音乐有助于烦躁不安的孩子稳定情绪。
第五章 | 方便实用的心理学
心理学应用篇
办公室实用心理学: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一般人来说,表扬的方法更容易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对对方抱以期望并将自己的期望告知对方,对方会主动朝着目标奋起努力。这种方法比强迫对方努力工作的效果要好得多。对部下不能只是口头的表扬和期望,而要发自内心地信任部下和后辈,真正地对他们抱以期望。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上司应该多多表扬部下,并对部下抱以期望。然而,一味忍让、无原则地表扬,也绝非上司管理部下的良策。
维护法——根据维护法,当部下犯错时,不要一上来就批评部下,而应该先提示部下犯错的原因(行为),然后再给他分析犯错的后果(影响),最后再将自己心中的想法(感情)传达给部下。
赞美别人的方法——进行具体的赞美(比如你这双皮鞋真有型);赞美其意外的长处;赞美的话要大声说出来。
生理性讨厌——讨厌一个人到了极点,但懒得去想到底讨厌对方什么,从心理学来看,很多情况下,我们讨厌对方其实是因为自己身上也有同样的毛病。也就是说,我们讨厌自身的某些毛病,而对方恰巧也有同样的毛病,于是我们便会讨厌他。看到那个人,就会让我们想到自身的毛病。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仔细想想自己讨厌对方哪些地方。其实,对方身上的毛病,也许正是自己身上的毛病。换个角度想,我们讨厌的人也许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性格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演讲的技巧:
1. 演讲时间的分配与构成、
演讲前,必须考虑演讲内容的时间分配。导入部分最好放一些吸引人的内容,演讲材料整理好之后,至少要进行三遍以上的排练,这样做不仅可 以牢记演讲内容,还可以增强自信,减少不必要的紧张感。
2. 一页材料需要的解说时间
使用Power Point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时,用2~3分钟时间解说一页资料应该比较合适。(但根据我的实践,技术类的ppt一页都可能都要讲十多分钟,感觉这个还是得具体看制作PPT的人,还有面向的演讲对象~~)、
3. 演示资料的字体
黑体字比较鲜明,给人的视觉冲击相对较大,容易被记住。宋体字则看起来比较舒服,适合较长的说明文字。演示资料中使用的文字一般都很少,因此用黑体比较合适。
4. 演讲者的穿着
在进行演讲、讲解时,不论男女,都适合穿深色的套装,衣着需要整洁。
5. 声音的大小与语速的快慢
演讲时,有意识地提高音量是非常重要的。大声演讲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而且会让听众感觉可信度高。演讲者应该用稍微缓慢的语速演讲,缓慢地、充满自信地大声演讲更容易打动听众的心。
6. 重要的部分要反复强调
7. 对听众要一视同仁
演讲时,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哪里呢?当然是听众的脸,对所有听众一视同仁非常重要。
8. 善用停顿
在演讲中,当我们要强调一句话的时候,最好在之前稍微停顿一下,把听众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然后再缓慢地、大声地说出来。
9. “双面呈现”的效果
只阐述事物的优点或缺点,叫作“片面呈现”。即阐述事物的优点,又说明其缺点,就叫作“双面呈现”。当我们演讲的对象是知识份子时,最好采用“双面呈现”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说服听众。比如,按照“优点——缺点——优点”的顺序来阐述。
日常:
1. 决定人外表形象的服装颜色
“光环效应”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效应。如果自己外表漂亮,对方就容易对我们的背景做好的推测,对我们做出良好的评价。总体来说暖色系给人的感觉更好。
2. 表情、说话方式
稍微放慢语速、语调也要温和一点,睁大眼睛微笑着,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说话,更容易打动人,此外,当我们一边思考一边说话时,眼睛总是不自觉地往上看。这点要特别注意,对别人说话时眼睛不能看着天花板。
3. 动作、姿势
谈话时,最好能加上一些手势。与人谈话时,坐在椅子上驼背的样子真的很难看,有这个问题的朋友应该有意识地注意一下。姿势端正,给人一种诚实可靠的感觉。
4. 有效的自我展示
5. 敞开心扉很重要
要提升大家对自己的好感,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心里话说给大家听是非常有效的。
家庭实用心理学:
Foot in the door(登门槛)技巧(阶段性请求法)——首先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请求,如果对方答应,再逐渐提出难度高的请求。
Door in the face(留面子)技巧(让步请求法)——首先提出一个肯定会被对方拒绝的大请求,遭到拒绝后,再提出一个价格较低的请求,这个请求一般都会被接受。
销售相关:
危险的限量销售——实际上,真正限量销售的情况很少。大多是想让顾客感到这种商品的“稀缺性”,让他们误以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让其丧失理性赶快购买。
撒谎时的微表情/动作:
1. 撒谎后,腿的动作会显得很不自然,有可能频繁交换二郎腿得姿势,也有可能不停地抖动一条腿(撒谎之后,人会感觉极其不自然,总想从这个尴尬得状况逃离出去,而以上动作就是为了掩盖这种逃避心理)
2. 开始触摸自己的脸颊、耳朵等,尤其是摸嘴角的动作。在内心深处,撒谎的人也不想说谎,因此想把嘴巴遮住,不让谎言说出来
3. 撒谎的人担心对方通过自己双手的动作看穿自己的谎言,因而会把双手插在口袋里或者抱在胸前,总之就是想把双手藏起来。
4. 撒谎的人在心理上不想多说话,但是因为害怕暴露,又担心对方因此看穿自己,于是对于对方的提问,他们反而回答得很快。
5. 话语中不停出现停顿,或者做出多余得解释。
6. 目不斜视、直直地盯着对方说话,这也是撒谎的人怕对方怀疑自己而故作镇定的表现。
夫妻之间说出心里话,可以减少吵架
后记
虽然本书中介绍的各种心理效果都是经过实验得到证实的,但那些实验也并非百分百可信。只要条件发生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看完这本书的理论部分,对照生活中的各种,会发现确实如此,有一种让人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XXX是有理论支持的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