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承接上文科学方法篇,首先深感作者文笔功底深厚,全文引用了大量科学实验、科研案例、书籍典故,其中不少值得细细品味。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反常识思维”、“成功学的解药”、“在现代生存”、“霍金的答案”。在此尝试使用强力研读方式,记录“反常识思维”篇出现的触动自己的一些精彩亮点,顺便思考作者观点是否值得认同是否讲的有道理——批判性思维“批评”作者观点。希望2023年能阅读其中的经典书籍以充实自己。
“反常识思维“亮点节选
- 我们会对一个不幸的人充满怜悯,却对一堆需要帮助的数字无动于衷
引用自:《Sympathy and callousness: The impact of deliberative thought on donations to identifiable and statistical victims》翻译为《同情与冷漠:深思熟虑对捐赠的影响》。该研究通过一系列现场实验表明当为慈善事业捐款时,受害者的可识别性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捐款效果。人们更乐于出手相助一个具体人物。
【也就是说如果想博取别人的同情打动他人,可以使用一件具体的事,一个生动的细节描述,一个鲜活的人。】
- 一个人能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的人数是有上限的
这个上限就是邓巴数。研究社交的心理学家 Robin Dunbar 提出过一个非常经典的「邓巴数」。他把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可能拥有的社交圈层,分成下面几层:
支持圈:上限为5个人。这些人往往是我们最亲密的家人和好友,是我们最信任的人,会无条件地支持和帮助我们。
共情圈:上限为10个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对象,也是我们愿意去花费时间精力去交流、安慰、伸出援手的对象。
熟人圈:上限约为35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记住他们的喜好、习惯和基本信息的对象。我们跟他们的联系可能不多,但是不至于忘记。
联系人圈:上限约为100人。这些人是我们能够记住的人。大部分是点头之交。
把这些数字加起来,你会得到150。这就是经典的「邓巴数」,也是我们的大脑皮层可以支撑的「朋友」的上限。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而培养亲密的关系需要投资与经营,所以能维持的只有一个小的圈子】
- 权衡(tradeoff)
你想用下班后的时间读书,就不能看电影。你不能又读书又看电影又加班又去饭局,还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距离工作地点近的房子通常更贵,你不能要求这个房子又大又便宜又方便。长得帅的未必挣钱多,挣钱多的很可能没那么多时间陪你。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做出各种取舍,而很多烦恼恰恰来自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取舍。
【做出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我们需要衡量事物的利弊,选取最高价值】
- 双系统理论
出自: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心理学著作《思考,快与慢》。
双系统理论是其中关于人思考模式、决策方式的理论,没读过先留个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