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培训中遇见
2018年6月,在一次外出学习中,我从台上一位刘老师的分享中听到了一本书——《正面管教》。
刘老师分享书中的那些观点勾起了我对书的兴趣,我立即打开淘宝当时就购买了,收到书后,我被封皮上的“如何不惩罚不骄纵的管教孩子”这句话深深吸引,迫不及待的看,许多地方都能引起我的共鸣,比如书上的“乔尼在三个不同风格的家庭吃早饭的故事”呈现了控制、骄纵、和善与坚定并行三种风格的截然不同,当妈妈做了乔尼不想吃的早餐后,惩罚乔尼后妈妈先是内疚,然后又为了让孩子补充营养不得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变成了骄纵,这次轮到乔尼露出胜利的微笑,在正面管教的家庭里,妈妈用和善与坚定让乔尼学会了如何合作,最后取得了双赢。当时,我的儿子正好三岁,我也正在为他的第一个叛逆期而头痛,“我不吃饭”“我不睡觉”“我不回家”,常常是让我弄得精疲力尽,当我尝试用书上的“你是听一个故事还是两个故事呢?”“你看一集还是两集呢?”的时候,我神奇的发现,他合作了,他做出了选择,我体会到了“有限选择”的神奇。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有效,我疑惑了;当看到书上有一些不懂的内容的时候,我困惑了,怎么办呢?我想起了百度,六年后的今天,一搜“正面管教”铺天盖地的信息,可是六年前,当我搜索“正面管教”的时候信息少的可怜,我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是郑州的一个培训机构,留有老师的名字,我悄悄记了下来。
开启学习路
暑假,我去了郑州。不是我想象中培训机构的样子,是在一个幼儿园中的一间小屋子里,当天大概有七八个人,有两个老师轮流带活动,当把理论知识通过活动的方法进行体验的时候,受到的触动更深刻,当蹲下身体扮演孩子,听到“妈妈”劈头盖脸的指责自己的时候,原来小小的“我”是如此的难过,“我真是一个坏孩子”“我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尝试太危险了”……内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坏念头一涌而出。
深刻的体验,强烈的感触,我立即又报名了三天的培训,理论和活动的结合,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上晦涩难懂的句子突然就明白了,这一学就停不下来了,我和文霞一起报名了家长讲师班和学校讲师班,各是三天吧,家长讲师班是一美国来的导师,名字我忘记了,但是75岁的老太太状态特别好,每天头上别上一枝花,翻译老师也特别棒,是一所高校的老师,这次培训,发现有许多各地来的老师们,最远的是西安的一位大学老师;家长讲师班是一位大学的教授正面管教的认证导师来培训的,温文尔雅,很有修养,不管是家长讲师还是学校讲师班的学习,让我对正面管教更刮目相看,原来正面管教不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课程体系,同一个理念,指向家庭和学校的课程体系,作为妈妈和老师的我,觉得太值了。
2019年到2021年,我周末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郑州,目的只有一个,学正面管教。
在那个幼儿园的机构学完之后,因为一次相遇,我和巧丽就去了另一个机构再次系统学习,把正面管教家长班和学校讲师班又学了一遍,参加了正面管教鼓励咨询师课程的系统学习,这个课更多的是自我成长方面的课程,帮助也特别大,这个机构要更专业,课程也更系统,认证课学完之后,周末就开始了不断的复训,那三年,我浸在了正面管教的学习中,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但乐此不疲。
自我蜕变中……
本来是抱着改变孩子,改变学生,改变别人的想法去学习,没想到最后我发现需要改变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当璇骑电车不小心和乐乐一起摔倒之后,我先调整好自己,没有发自本能的去责怪姐姐那么不小心,而是在回来的车上去关心璇璇,我发现自己柔软了下来,接纳了摔倒的事实,理解孩子们的不小心,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害怕。
当我让乐乐提醒我要发脾气的时候用手势提醒我的时候,我觉得很难很难,有时候甚至控制不住。
在教室里,我开始用鼓励和启发式提问和学生沟通,开始用尊重和和善与坚定的理念管理课堂,有时候和善有余坚定不足,有时候坚定有余和善不足,有时候又觉得启发不如命令来的直接简单有效,这些习惯的,本能的强大常常吞噬着我,掌控着我,但是,我隐隐感觉到,有一种不适合,有时候是不尊重对方,有时候没有尊重自己,偶尔的互相尊重能让我自己明显感觉到舒服。
在和孩子以及学生的互动中,我慢慢看见了不完美的自己,渐渐接纳了真实的会犯错的自己。
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在经过漫长的黑暗之路,我隐隐感觉到了柳暗花明,启发式提问和鼓励不用想好长时间,也能够脱口而出了,情绪的潮汐越来越平缓了,自我才是一切的根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就像许许多多连在一起的齿轮,只要一个人发出正向的改变,就会带来改变,或许是自己的心境发生了改变,我发现孩子,家人,学生,身边的所有人,都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美丽的遇见
一本好书,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好书。《正面管教》是一本书,但不止一本书,我又买了一系列的正面管教书籍十一本《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三到六岁的正面管教》《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等,正面管教是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核心理念的,我又读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学》德雷克斯的挑战系列《教师挑战》《父母挑战》《孩子挑战》《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懂我就是爱我》,后来又遇见了张德芬的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们总是走了很远的路,才能遇见同路的人。人海茫茫,同频的人言语不多但能彼此温暖。
巧丽是其中一个。因为学习,我们相遇,一起赴郑州,一起磨课,一起分享正面管教。她真诚而勇敢,独立而自信。她对自我成长的倾注很多,收获也很大,情绪管理课,正面管教课,心理咨询课,时间管理课,教师资格考试,她在不断突破着自己的舒适区,努力的工作着,美丽的生活着。
晓华是其中一个。近,远,远,近。有时候只是物理的距离,她外刚内柔,心地善良,我们在一起工作,也在互相的支持和鼓励。
有些朋友想起来就很温暖,比如我儿时的伙伴们,我们有相同的回忆;有些朋友想起来就很有力量,比如妹妹,巧丽,晓华,丽华,秋歌,春花,郭菲,爱敏,我们都在追梦的路上,感恩生命中这些美好的遇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21年暑假我去了上海,参加了火柴公益暑期培训,在那里我听到了一位上海知名小学的小学校长讲学校里在践行正面管教;2022年我参加了马云乡村教师选拔,我答辩的内容也是正面管教,2023年暑假我参加了教育行走,热身分享也是自己如何在学校里践行正面管教,我发现,我的生活中处处有正面管教,家里有,工作上有。
一本好书,原来可以带来这么多好的事,好的人,好的景,好的路,我相信,还会有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