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啦,你娘喊你回家吃大餐!
八月十五马上到了,今天就和大家说说中秋节吃啥?(一说吃俺就兴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朝代叫唐朝!好吧,严谨一些,早在1400年前,中秋节就已经存在了。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而《周礼》是先秦时代的著作,距今2200多年,作者姬旦(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周公)。
“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可见最早中秋节吃的很清淡,食俗是喝粥,也没有我们今天必不可少的月饼!
01. 月饼
作为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美味点心,月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中秋节的食俗的呢?
九百年前的苏东坡有两句诗作“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诗中所提恰似月饼,要在往前追溯月饼的历史那就只有传说而没有记载了。
相传月饼的祖宗叫“太师饼”,由闻仲发明,当做军队的口粮,一种糖馅馅儿饼,可见当时它和中秋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正儿八经“月饼”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吴自牧《梦粱录》,书中写的除了月饼还有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而且四季皆有,并不只是中秋才吃,所以,月饼只因古人爱吃点心,故时时都有,经过慢慢演变出圆饼的形状,又渐渐的和月亮联系在了一起,和中秋联系在了一起,有了更深的寓义含在其中。
直至明代,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渐多渐细,其中包含月饼的制作方法,规格,花式等等,而且只有中秋节才吃月饼,也就是说,直至明代,吃月饼才真正的成为中秋节的食俗。美食与美景的完美结合总是令人流连不已,吃月饼赏月就此继承了下来,沿袭至今,并且演变出了多样的月饼风格。
02. 鸭子
古代农事讲究时令,自然饮食上也当依时令而作,鸭子算是符合中秋时令的美食食材之一,鸭肉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比其他肉类多,鸭属水禽,鸭肉性寒凉,中秋正迎初秋,吃鸭子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补内虚,消毒热,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秋季吃鸭肉,还可消除秋燥。由于地域的差别具体的菜品也有所不同,具体食俗形成的时间也没有确切的记载可考,但是有传说,元末时期,蒙古人专横霸道统治者欺压汉族人,汉民想推翻元人的统治,当时蒙古人叫“哒子”,取谐音鸭子,大家就约定中秋节吃鸭子作为行动暗语,也就是在中秋节这一天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反抗欺压。
此后各地厨子积极创意,卤鸭,八宝鸭,桂花鸭等多种菜品也因为中秋这个食俗成了各地人民中秋节的一道特定美食。
03. 桂花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桂花清可绝尘,香溢九里,堪称一绝。而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各是茶品点心也深受大众所喜爱,尤其是仲秋时节,月圆夜静朗,把酒,赏月,品桂花也成了一件乐事。所以,吃桂花也算是顺应节气。
在神话当中,桂花也和月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家都知道,传说广寒宫门前有一颗大树,生长茂盛,高五百多丈,大树下面有一个大叔在砍大树,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这个大叔叫吴刚,这颗大树便是桂花树。
这个从我嘴里说出来并不美好的神话故事把桂花和月亮、月亮和中秋联系到了一起,而桂花酒顺应节气,也映照传说,成为了中秋节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佳酿。
04. 螃蟹
中国有中秋前后食用河蟹的传统,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清热、滋阴之功。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中秋的时候,螃蟹最为肥美,是最佳的品尝时机。
可见,螃蟹也是顺应节气,我要十五吃你,你过不到十六!中国人就是那么凶残。换而言之,并不是因为中秋节要吃螃蟹,而是因为中秋节的螃蟹最好吃。
中华民族追求美食的逻辑简直令人发指,每时每刻都能找到吃东西的借口,还把这种借口变成了习俗(我真是爱死这个不要脸的民族了)。
以上便是中秋佳节大家常吃的美食,但因为地域不同南北文化差异,各地还有不同的食材列上中秋的节令餐桌,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而以上四种是较为普及的具代表性的节日美食,(四个大菜还不够吗?!吃吃吃就知道吃 !)。
其实很多节日食俗都是顺应节气的,什么时候适合吃什么食物,什么时节什么食物最美味,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包含了中华民族厨神级吃货祖宗们几千年的尝试和总结,也是中华饮食文化亘古不变的核心思想---顺其自然,道法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