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18年初进入这个圈子,不到两年的时间,看到圈子里选手和整个教练团队的水平都在飞速的进步,不管是读图识图的能力还是木工技艺,设备运用。
一进赛场也感到选手们的紧张程度,越到后面,好像大家都越紧张。如果我们观察世界顶尖的短跑运动员,在冲刺阶段放大他们的脸部表情会发现,他的每一块肌肉都是放松的。
我们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比赛,都知道越是沉着冷静让自己放松下来,比如做个深长缓慢的呼吸,抖动一下身体,越容易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身体的紧绷,出错的概率也大)
当我看到这个平台,的确有看到它的双重意义:
1、通过此让孩子们体验到不一样的经验,站在不一样的高度,习得一技之长;2、木工是个体力活,还属于小众范围,但这却是一个回到身体,找回自身力量的好方法-—-你可以实现你想要的,只要去做。
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目的行事,初心不一样,动力也不一样。
每一次的参观中,每一个院校对于世赛重视程度不一样,同样也可以看到我们能够给予选手也不一样,如果能够更多的去激发孩子的兴趣,不管你做的作品的分数是高还是低,但你做了,就可以产生作用(现在你家木工做的活是否惨不忍睹?选手们随便一个也是可以拉出来遛的),技能需要和生活紧密相扣,连接生活,应用为王。
作品在比完赛之后就扔掉,对于选手是什么感受呢?要是能够产生价值,对他们会是莫大的鼓励。
只有摆在家里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具,门...每天看见都激动人心,强化“我是有价值的”,才能发现通过比赛习得的技能给我们带来的不单单是得到荣誉之后的利益和光环(虽然也许很诱人),更是热爱与应用,受益一生。
#45界世赛精细木工5进1#第二天
今天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工艺流程,一个一个的模块有序的执行实现着,作品初具雏形。再一次领略到选手们的仔细、认真和精细程度,而这同样是自我修炼的方式(拐弯抹角还是深入研究?),有时走着走着一条道走到黑了,走不通就换一条吧,生活亦如此。
想开点吧!
什么样的办法都会在知道了方向后催生出来。
这也许不仅是一场比赛,还是一个整合心性的修炼。
是害怕还是分享、合作、成长?
现今比赛中没有男女的分别,男孩子和女孩同台竞技。而女孩就变得格外耀眼。
你可以的。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去了一趟广州家具展,参观了国际家具区,智能定制区...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看到美国,意大利,印度,马来西亚的从来没有听过和见过的品牌。美国、意大利的家具多以柔软舒服,形状多为圆形曲线。印度的家具框架是铁,门板为各种纹理的木质(用点线面构成的方式,让面板更有设计感),价廉有设计,因此也卖得挺好。马来西亚多以深色实木,和中国传统家具有点像。
另一个特点是:跨界与整合,有一款沙发,可以手机下载app控制与调节。不由得想起国外拿着遥控器遥控沙发床以及充气床(可携带)。
以后,家具和科技的结合或将越来支持紧密,比如语音识别弹出收纳抽屉,AI+木头人...
进到一个进出口商店,被墙上一句话吸睛:连接设计,促进产业,提升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