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隐于山林,藏于佛禅,大名鼎鼎的“诗佛”身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悲苦人

隐于山林,藏于佛禅,大名鼎鼎的“诗佛”身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悲苦人

作者: 文史迷途 | 来源:发表于2024-04-01 22:16 被阅读0次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公元756年冬,在洛阳城南的菩提寺里,囚禁着一位特殊的犯人。说是犯人,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个官,还是个位高权重的“给事中”。但这个职位是叛军强加给他的,只想利用他的名声和影响力来聚拢人才,安定人心。但又怕他逃走,所以一直将他囚禁。

    这是他见过的最冷的冬天,外面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而他热爱的大唐王朝也在这年跌落冰点。都城长安被安史叛军攻破,皇帝出逃,而他和众多朝廷官员成为俘虏,被叛军押解至洛阳后,又被安禄山强行授予伪职。

    他一直处于痛苦的煎熬中,已近花甲之年,却遭遇国破家亡,身陷囹圄。不但身体受尽折磨,而且被授予伪官,让他的精神也饱受摧残。

    他出身名门,一直以忠义自诩,此时却被迫委身事贼,一世英名尽毁。他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毅然决绝、慷慨赴死的勇气,让自己高贵的灵魂蒙上了永难消除的污垢。

    他的心和这大唐的山河一样破碎,而自己的明天,是否又和这王朝看不见的未来一样凄凉和无望?

    他人生的光芒几乎和这个王朝的盛世同时起步,也伴随着这个王朝的厄运而跌入黑暗的深渊。也许,这就是他的宿命!

    他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形象,健康阳光、温和谦逊、淡泊豁达,不留恋功名利禄,却寄情山水,心向佛门。在世人眼里,那该是一种怎样睿智从容、进退自如的诗意人生,那该是一个多么自信、强大、开朗乐观的灵魂啊!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你进一步走近他,就会知道他经历过多少人生的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妻、屡遭排挤、身陷囹圄。他曾经的意气风发、热血沸腾,在命运一次次无情的打击和折磨下消耗殆尽,他伤痕累累、无处安放的灵魂,只能隐匿在田园里、躲藏在佛经内、放逐在山水中。

    他以隐士之实、诗佛之名,掩盖着自己失意惆怅、压抑悲苦的人生。

    “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才是他内心最真实的表达、最真切的倾诉!

    他,就是王维!

    一、天才少年郎

    在唐朝,有诸多声名显赫、延绵百世的世家大族。其中的“七姓十家”甚至被皇帝下诏禁止互相通婚,可见其底蕴和实力的强大。

    王维就幸运的出生在“七姓十家”里的山西祁县的太原王氏的家中,显赫的门第已经为他今后的人生铺就了道路。他站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遥不可及的高起点上,只待他羽翼丰满,就可以展翅翱翔。

    自汉以来,各朝各代选材都讲究门第出身,这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家族能声名显赫,延续辉煌达几百上千年之久,绝不是投机得势的暴发户,而是依靠深厚的底蕴、杰出的文脉、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人才辈出、精英云集,才能在一次次改朝换代中屹立不倒,才能在劫难和打击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其实,他们就是中国文化的旗帜和代表。

    所以,中国古代的名门望族就是民族精神的主要继承者、中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国家民族的中流砥柱。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庸才依靠门阀上位、大族联姻、官官相护,成为社会的寄生虫,这是极少数的现象。

    世家大族为延绵先祖的辉煌和荣光。会大力培养人才,对其子弟进行严苛的要求和教育,以此增长他们的知识、磨练他们的意志,铸就他们的精神。

    王维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全面系统的教育,加之他天资聪慧,在艺术风气很浓厚的唐朝,他成了一个全能的人,不但过目能诵,出口成章,还写了一首好诗,画的一手好画,在音乐方面也造诣极高。这样才华出众的神童,俨然王氏家族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被寄予厚望。

    王维不但才华早显,而且早早与佛结下了缘。他的名“维”,字“摩诘”,合起来就是一个菩萨的名号。

    据说他母亲在王维出生时,梦到一位菩萨翩然而至。她熟读经书,认得这是《维摩诘所说经》里的维摩结居士。她万分欣喜,感谢菩萨给他送来了一个好孩子,于是孩子出生后就取了这个菩萨的名字。

    所以,冥冥中早已注定王维与佛不可分割的缘分,佛法佛经之后将伴随他坎坷沉浮的一生,给他心灵的慰藉,给他精神的力量。

    毕竟他的人生有太多不幸!

    王维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家中的支柱轰然倒塌,他的天空瞬间阴暗,年少的心灵陷入了无助和恐惧中。但她的母亲善良而坚韧,不但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而且也接过了培养孩子的重任。她贤淑善良,一心向佛,却有着不一般的眼光见识。为了让羽翼未丰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她毅然决定搬家远迁,投奔河东蒲州的王维舅舅家。

    舅舅对这两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孩子疼爱有加,可父亲的早逝、寄人篱下的悲伤,还是让王维过自过早的体会到人世的凄凉。在他阳光的外表下,藏着那个脆弱而敏感的心,他觉得以后每一滴亲情都将是他的渴望,他的奢侈。

    他由此更加的发奋努力,要出人头地,重振门庭。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已觉学有所成的王维决定离开母亲,西去长安,开始阅读人生这一本大书。

    这一年,他15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于山林,藏于佛禅,大名鼎鼎的“诗佛”身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悲苦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ce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