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能增长心智
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内容提要
1. 阅读的四个层次
2. 分析阅读
3. 个人阅读案例分析
4. 主题阅读
5. 我对主题阅读的理解
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速读面临的问题。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阅读层次;另一个是阅读不同类型读物的方法。最具启发意义的是阅读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阅读层次
基础阅读又称初级阅读:在初中或者高中就基本达到了要求。
检视阅读又称系统性略读,这种阅读方法在考试中经常用到,例如高考语文阅读、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简单的理解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找答案,有用的就细读一下,没用的就略读。
分析阅读是一种系统的阅读方式,我们往往需要对某些内容或者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弗兰西斯-培根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书要咀嚼和消化的。”
主题阅读是阅读中的最高层次,也是最系统最复杂的层次。主题阅读需要读的书已经不是一本书了,而是围绕某一个我们关心的主题来展开阅读。从难度上来讲,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是最消耗精力的一种阅读方式。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5项规则
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
规则二:使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或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这些规则很像高考语文阅读考试或者更像是在做学术研究性阅读,然而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完全按照这个模式去阅读。
个人阅读案例分析
我把阅读分为两个重要方向:
一个是消遣性阅读,阅读作为我的个人爱好,是一种消遣时间的方式,和看电视打游戏没有什么区别。
另一个是专业学习性阅读,这种阅读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更强的目的性。
比如读林清玄的散文,刘墉的小短文,或者白岩松的思考文章,这类文章不需要深究,你就慢悠悠的读,享受这份惬意就好,不过要反思的是我读这类书比较多。实际上我对一本书真正感兴趣的也许就一两章或者几页纸,而真正需要严谨分析的书似乎很少读到,而且这种读法更像是在做学术研究。这可能是我较少集中在某一领域学习研究的缘故,今后要在这方面加强。
我个人的案例实际上是把作者提出的5个规则做了极大的简化。作者提出的观点更适用于学术性研究阅读。
主题阅读
阅读的最终目标是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找到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才阅读;
2.带引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需要自己建立共识,带引作者们与自己达成共识;
3.理清问题:提出我们关心的问题,让作者来回答;
4.界定议题:不同的人对同一主题的观点可能不同,一定要认真分析争议的焦点;
5.分析讨论:把问题与议题按顺序排列,以便突显主题。比较有共同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同性的议题之前。
我对主题阅读的理解
1、了解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如果对某一领域完全不了解也就谈不上什么主题阅读了,所以第一步是准备阶段,要对该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2、选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方向,围绕主题准备学习资料,浏览并选取与主题最相关的内容:选定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所选主题太大或太宽,都不合适,因为主题太大,工作难度很大,也很难完成任务。比如我对投资感兴趣,投资包含了太多的内容。我选择了投资当中的价值投资这一主题进行阅读,从众多资料中筛选出最相关的书籍和章节,这样可以把学习资料缩小到一个可以完成的范围之内。
3、提出关心的问题,尝试从书中找到答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看看作者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候就需要读者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分歧。
4、思考分析与阅读成果:我们需要在学习作者的观点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并反思,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最后,阅读的效果如何,最好的方法就是整理学习笔记,并以文章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工作。
网络上关于这本书的讨论很多,褒贬不一。支持的人认为这本书开启了自己对阅读的新时代,批评的人认为这本书在结构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读起来很困难。
更加详细具体的内容请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原版书籍。
回复:rh
获取原版电子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