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的儿子明显变得捉摸不透,情绪喜怒无常。他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依赖”我们,但同时又似乎想极力“挣脱”我们。
晚自习
步入高一后,家长们轮着去照顾孩子们的晚自习。我去了一次,进教室的时候,他看到我后吃了一惊——想是我平时出差多,在家时间本不多的缘故。我笑着和他打打招呼,我们就没有多说话了。整个晚自习比我想象得有序,上课铃打响后,孩子们很快就安静地开做功课了。现在的高中生似乎比我们以前更辛苦,然而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更有挑战的生活。
我不敢打扰孩子们,全程几乎没用手机,自己看着随身带的书,静静地读着。这几年,我大量阅读,一方面逼着自己不断扩充知识面,一方面也是希望给他做个榜样。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他酷爱电子产品,且极难自制。我们之间是有代沟的。我们这代人尽管已经习惯了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但我们都是在“现实世界”中长大的,该如何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切换中教育青春期的他们,我们没有参考框架——为孩子提供的指导越来越复杂了,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
前几天看到一本书,觉得很有道理:在大多数情况中,父母和孩子一样“依赖”着屏幕,只是他们在浏览、冲浪、社交、玩游戏、消遣以及参与其他娱乐活动时的习惯和品位与孩子不同。因此,如果父母想控制青少年的屏幕时间,最好自己先做好示范。
晚自习结束后,他背着书包就回家了。我等班上同学都离开后,帮他收拾了桌椅,也把他妈妈为他准备的书本挂袋给安置好了。我到学校机会很少,大部分的事情都要靠他自己,他要在这里度过高中的三年,这会是人生难得的历练,希望他能一路坚持。
学习
高中的学习难度明显增加,他常常在“自我膨胀”与“自我否定”间不断徘徊:解决了一个复杂问题、或是获得了一些肯定后,他会极度膨胀,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遇到了挫折、遭遇了瓶颈后,他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也会迁怒于我们——一路陪伴着,他身边最亲密的成年人。
童年期的孩子通常会仰视自己的父母,青春期的少年则会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审视父母——我们希望他能看到、并理解我们的缺陷和弱点,意识到我们也是不完美的普通人,这有助于他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也常常有失落,现在的他似乎没有了童年时期的“可爱”,和我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我们身上爬来爬去撒娇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再复返了。然而,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过程吧:成长是一段不断放弃的旅程,途中必然会失去一些属于童年的东西。
在青春期,他需要完成两个目标:获得恰当的身份认同——我知道我是谁;获得功能上的独立——我能照顾好我自己。这并不容易,却十分重要。
看待未来
他的青春期,也许注定就是在我们和他不断的“较量”中度过。
“养十几岁的孩子就像骑上一匹野马似的!你得一边握紧缰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边还得放手让他们去摸索道路。当然,有时他们会铁了心要把你甩下去,让你知道他们不再需要帮助了,不需要你来设定路线或者拖后腿了,所以你可能会被扔下马。但因为你爱他们,所以即便满身淤青、精疲力竭,你仍然会振作起来,咬牙爬回马鞍,将他们带到终点。”
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独立”。
我想写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从不同的视角:《孩子,我们慢慢来》、《日记》、《军训一则》、《开学了》、《开学一周了》、《就这样长大》、《见识》、《山丘》、《儿子的生日》、《生活是具体的》、《一周》、《留校》、《写信》、《记录,写在母亲节》、《父亲节》、《儿子的旅行》、《旅行小记》、《试着去理解》、《撷趣》、《代沟》、《平安夜》、《记于旅行途中》、《回忆》、《陪伴》、《期中考试》、《聊天》、《经历》、《中考》、《高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