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继续和合作方商谈未来在福建发展的合作条件。经过一个上午的沟通。由于对方是做实业出生,下海之前是公安。九年前在东北投资房地产失败。因此,对再次进入房地产行业有抵触情绪。加上此人非常好学,对任何事物在介入之前,一定要追本溯源,究其根本之后,才会决定是否投资或者合作,可谓是谨小慎微。
福建这个市场,由于早前是对台作战前沿,军事高于经济。因此,全省发展一直受这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现在的军事技术,完全可以在不伤及无辜平民百姓的前提下,进行定点清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今年美国攻击叙利亚的视频)。所以,福建的军事地位和价值就不存在了,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力发展经济和民生。为此,国家给予福建巨大的优惠政策;福建地方政府也发挥“后起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在“挖人”的政策上,对人才的引进政策,可谓是不遗余力。不分学历,不用社保,各类型的人员都可以到福州落户。第三方面,福建人自古以来受山多地少的影响,就有下南洋,闯世界的民风。出去打拼的福建人做的风生水起的企业也有很多,甚至出现了一些世界级的行业和企业。
但是,福建人也需要改变一些固有的,甚至是僵化的思维和格局。由于我在福建宁德工作过三年。对于福建这一方水土所孕育出来的人,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福建人吃苦耐劳的同时,估计在外吃得苦、受的骗也不少。因此,造就了他们精打细算的精明性格。这方面的“才能”比温州人有过之而不及。他们在做生意的时候,真的是一分一厘都会算的清清楚楚;而且,利益的分享上大部分是自己要多于对方,否则就会出现分崩离析的结果。这是第一个方面性格。
第二是地方保护主义特别严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链条尤其明显。外来的企业要想进入福建市场,如果没有本地大佬的支持,很难在这个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第三方面是政府官员的施政方式过于保守。省会和“厦章泉”(厦门、漳州、泉州的简称)经济发达一些,行政效率高一些以外,其他地方说句不好听的话,真的是“吃拿卡要,不办事”,官僚主义不比北方地区逊色。
最后一条是契约精神不太好。在看到对方获得较大利益之后,即使签约了,也会想尽各种办法和手段来和合作方讨价还价,甚至不惜毁约。
当然,不是所有的福建人都存在这类有待改进的陈规陋习。毕竟福建人敢为天下先,赤手双拳,在恶劣的货船或者渔船上漂洋过海去打拼,从无到有,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创业勇气和行为还是值得钦佩的。所以,我相信在诚信赢天下的商业基准信条下,具有百纳海川的胸怀,高效的行政和施政环境,再加上爱拼才会赢的基因,福建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