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

作者: 冉桓彬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17:46 被阅读22次

1、适配器模式定义:

  将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 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2、适配器模式的三个角色:

1. Target目标角色;
2. Adaptee源角色;
3. Adapter适配器角色;
  • 1. Target目标角色:

  该角色定义把其他类转换为何种接口, 也就是我们的期望接口;

  • 2. Adaptee源角色:

  你想要把谁转换成目标角色, 这个"谁"就是源角色, 它是已经存在的、运行良好的类或对象, 经过适配器角色的包装, 它会成为目标角色;

  • 3. Adapter适配器角色 :

  适配器模式的核心角色, 其他两个角色都是已经存在的角色, 而适配器角色是需要新建立的, 它的职责非常简单: 把源角色转换为目标角色, 怎么转换? 通过继承或是类关联的方式;

3. 通用代码 :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目标角色有自己的方法
    public void  request();
}

  目标角色是一个已经在正式运行的角色, 你不可能去修改角色中的方法, 你能做的就是如何去实现接口中的方法, 而且通常情况下, 目标角色是一个接口或者是一个抽象类, 一般不会是实现类.

目标角色的实现类 :
public class ConcreteTarget implements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Target->request()");
    }
}
源角色 :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o("Adaptee->doSomething()");
    }
}

  源角色也是已经在服役状态, 它是一个正常的类.

适配器角色 :
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uper.doSomething();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原有的业务逻辑
        Target target1 = new ConcreteTarget();
        target1.request();
        //现在增加了适配器角色后的业务逻辑
        Target target2 = new Adapter();
        target2.request();
    }
}

4、适用场景 :

  适配器应用的场景只要记住一点就足够了: 你有动机修改一个已经投产中的接口时, 适配器模式可能是最适合你的模式. 比如系统扩展了, 需要使用一个已有或新建立的类, 但这个类又不符合系统的接口, 怎么办? 使用适配器模式;

5、适配器模式的好处 :

  1、适配器模式可以让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类在一起运行, 只要适配器这个角色能够搞定他们就可以;
  2、增加了累的透明性 : 我们访问的Target目标角色, 但是具体的实现都委托给了源角色, 而这些对高层次模块是透明的, 也是它不需要关心的;
  3、提高了类的复用度 : 源角色在原有的系统中还是可以正常使用, 而在目标角色中也可以充当新的演员;
  4、灵活性非常好 : 某一天突然不想要适配器, 没问题, 删除掉这个适配器就可以了, 其他的代码都不用修改, 基本上就类似一个灵活的构件, 想用就用, 不想用就卸载;

6. 适配器模式在源码中的运用 :

  AsyncTask内部使用了FutureTask, 大致流程如下:

public class AsyncTask {
    public final AsyncTask<...> execute(Params... params) {
        return executeOnExecutor(sDefaultExecutor, params);
    }
    public final AsyncTask<...> executeOnExecutor(Executor exec, Params... params) {
        mWorker.mParams = params;
        exec.execute(mFuture);
        return this;
    }
    public AsyncTask() {
        mWorker = new WorkerRunnable<Params, Result>() {
            public Resul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
        mFuture = new FutureTask<Result>(mWorker)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ne() {...}
        };
    }
}

  当Executor执行execute方法时, 会触使mFuture调用其内部的run方法;

public class FutureTask<V> implements RunnableFuture<V> {...}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Future<V> extends Runnable, Future<V> {...}
private static abstract class WorkerRunnable implements Callable {...}

  表面要调用FutureTask的run(), 但是实际却执行到了WorkerRunnable的call(), FutureTask如何实现Callable与Runnable的关联?

public class FutureTask<V> implements RunnableFuture<V> {
    public FutureTask(Callable<V> callable) {
        this.callable = callable;
    }
    public FutureTask(Runnable runnable, V result) {
        this.callable = Executors.callable(runnable, result);
    }
}

  FutureTask构造函数接收两种参数类型: Callable与Runnable类型, 当传入的参数为Runnable类型时;

public class Executors {
    public static <T> Callable<T> callable(Runnable task, T result) {
        return new RunnableAdapter<T>(task, result);
    }
}
private static final class RunnableAdapter<T> implements Callable<T> {
    private final Runnable task;
    RunnableAdapter(Runnable task) {
        this.task = task;
    }
    public T call() {
        task.run();
        return result;
    }
}

  Runnable会被转为RunnableAdapter对象, RunnableAdapter对象持有Runnable的引用, 而RunnableAdapter又实现于Callable;
  当Executor.execute(FutureTask)时, 会触发FutureTask的run()的执行 :

public class FutureTask<V> implements RunnableFuture<V> {
    public void run() {
        Callable<V> c = callable;
        if (c != null && state == NEW) {
            result = c.call();
        }
    }
}

  实际上指向了Callable的call()方法, 而此时Callable实际指向RunnableAdapter, 最终执行了Runnable的run方法;

相关文章

  • Java设计模式(二)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适配器模式 类适配器模式 接口适配器模式 对象适配器...

  • 适配器模式

    目录 1、什么是适配器模式? 2、适配器模式结构? 3、如何实现适配器模式? 4、适配器模式的特点? 5、适配器模...

  •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 类适配器模式、对象适配器模式、接口适配器模式 1.类适配器模式:新的接口出现了,但是和老的接口不兼容...

  • 学习iOS设计模式第一章 适配器(Adapter)

    今天学习了iOS设计模式中的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有两种模式对象适配器模式-- 在这种适配器模式中,适配器容纳一个它包...

  • 第4章 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

    一、适配器模式简介 二、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三、适配器模式的实例

  •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适配器模式(Adapt

    适配器模式主要分为三类: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类的适配器模式 场景:将一个类转换成...

  •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主要分为三类: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接口的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

  • 适配器模式

    先直观感受下什么叫适配器 适配器模式有类的适配器模式和对象的适配器模式两种不同的形式。 类适配器模式 对象适配器模...

  •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 一、适配器模式定义 适配器模式的定义是,Convert the interface of a clas...

  • 设计模式:结构型

    享元模式 (Pools,Message) 代理模式 适配器模式 :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 装饰者模式 外观模式 桥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适配器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li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