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圆觉经》经典名称,意义简述

《圆觉经》经典名称,意义简述

作者: 憶民_常樂我淨 | 来源:发表于2017-02-14 15:54 被阅读0次

《圆觉经》经典名称,意义简述

作者:「忆民-常乐我净」

日期:2017/2/14

经典名称: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这部经的名称,可以这样分段来说明: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形容涵盖范围,遍及一切。

大,即是如宇宙虚空一般,能包容一切,无所不包,所以称为大。

方,即是有系统、有条理,依照道理,条理分明。

广,即是一理通,百理通。万法归宗。也就是一以贯之、一本散万殊。

广,也就是普及一切,遍及一切,如光线普照一切,没有任何的阻碍,

没有任何的混杂和阴影模糊处。

大方广,用于形容,用于表达,这部经典的功德。

圆觉:若以名词概念来体会,可以体会为「圆满觉性」

若以形容词概念来体会,可以体会为「觉性圆满」

同样的含意,也可以说是「佛性圆满」,或者说是「本性圆满」

因此,「圆觉」这个名称,在这部经中,表达的名称和概念,

是与「佛性」相当的、是与「本性」相当的、是与「自性」相当的。

佛性,指的是人人能够成佛的本质,所以名称上,称作佛性。

本性,指的是人人本自具足的本质,所以名称上,称作本性。

自性,指的是人人内在所含藏、所具足,不需要外求,清净平等的本质,

所以名称上,称作自性。

无论名称上,是用佛性来表达、是用本性来表达、是用自性来表达,

他所传达的,是共通的本质,是共通的本源,是共通的概念。

在阅读《圆觉经》的时候只要将「圆觉」的概念,

想像为佛性、自性、本性的概念,自然就能够契合了。

此外,在这部经的内容,以及用意上,是要教授菩萨,以及末世众生,

有关修行成佛的方法和概念,并解除菩萨和众生的疑惑。

使得未来的发心菩萨,以及末世发大心,愿意修行的修行者,

透过这部经典的文字启发,能够走在修行的正轨上,

并且不会被各种偏差的观念、见解和体会所迷惑。

基于这样的用意,因此在这部经中,

圆觉的概念,有积极的、应用上的含意:

也就是说,这圆满的觉性,就如同佛性、自性、本性的概念,是人人本性具足的,

是一切世间的众生皆具备,能够成佛的种子;是一切众生,的本来面貌。

但是众生却不知道,自己这圆满觉性的存在,也未能启发出佛性、本性、自性之光明

这都是因为众生,被种种的「妄想」、「执着」所障蔽了,而形成了「无明」的状态。

因此,「圆觉」在积极上、应用上的意涵,就是教授菩萨,以及末世众生,

修行上正确的方法、观念,使得众生可以依此修行,

透过依此修行,逐渐的降伏、逐渐的去除,

逐渐的将「妄想」、「执着」等等的无明状态给根除。

随着妄想执着的降伏、去除、断除、灭除,

那么这佛性、本性、自性的光明,就能充分的展现,圆满的展现,

能呈现出大、方、广,的圆满状态。所以说「觉性圆满」。

因此圆觉这个名称,含有积极的、修行上的意涵,

勉励菩萨及末世众生,一切修行者,透过去除无明,将自己圆满的佛性,彻底展现,

而能成就「圆满觉性」、「觉性圆满」,因此称为「圆觉」。

圆觉,是本性、是自性、是佛性。本自具足,本自圆满,

本来不需要再去圆满,本来不需要再有所知觉、有所觉知。

因此,圆觉是一种积极上的、表达上的意涵。是针对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在尚未成佛以前

提供的一种积极的,修行上的指导,以达到「圆觉」、清净平等的本来面貌。

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可翻译为「契经」。简单来说,就是将「佛」转为「语言文字」。

就是将佛性、本性、自性,将圆满觉性,转化为语言文字来表达。

是谁能将佛,转为语言文字来表达?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语言文字内容。

广义上来说,指的就是圆满觉悟之人、圣人,所说的,用来启发众生的语言、文字内容。

将没有办法具体形容、表达,人人本自具足,又不知道自己拥有的佛性、自性、本性,

透过转化为语言文字,来启发众生。

在众生的妄想、执着,还没有降伏、去除、永远根除的情况下,

勉强透过语言、文字,来启发众生,来教导众生。

而这一切的语言文字,必须能直指佛性、本性、自性,达到让众生「觉性圆满」,

达到让众生能够圆满成佛,恢复本性,清净平等的状态。

如此,就可以说是:「将佛转为语言文字」。

那么这样的,语言文字的载体,就可以称作「修多罗」,就可以称作为契经。

基本上,就是由佛陀、觉悟者、圣人所留下的,直指本性的,种种文字、语言上,

各式各样的启发和点化。

如果不能达到究竟,直指本性、佛性;不能契合于自性,尚未觉性圆满。

那么这一切的文字、书籍、经典表达;一切的说法、上课、演讲。

就不能称为「修多罗」。

因此,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意思就是,将大方广圆觉,转化为语言文字来表达。

而如前文所介绍的,大方广圆觉,其实就是佛性、本性、自性,

只是加上形容,呈现出一种积极上、实践应用上的意涵。

因此,「大方广圆觉修多罗」,这个名称,就是告诉菩萨和末世众生,

这部经典,是由究竟圆满的佛性、本性、自性,所流露的智慧,转化为语言文字来表达,

一种语言文字上的呈现。修行者依照这些语言文字的指导,就能走在正确的修行道路上,

达到「觉性圆满」,恢复「圆满觉性」。

了义经: 了义经的概念,与「修多罗」是相当的。

就如同佛性、自性、本性的含意所指,是相当的。

了义经,也就是忠实的呈现出,佛陀所要表达的含意,

而又不拘泥、局限于,所运用的语言文字之经典。

所谓的,「依义不依语」的概念。

因此,「修多罗‧了义经」,

就是将佛转为语言文字,而能忠实的呈现,含意的精随,

又不拘泥于,所使用的文字譬喻内容。

透过这样的语言、文字、譬喻,让修行菩萨,及末世众生,

能够对修行的方法、修行的观念,有正确的方向,

最后达到降伏、去除、永远根除一切的妄想、执着,

随之而让圆满的佛性、自性、本性充分的显现,

就如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如来、佛陀、世尊一样。

具备这样的启发作用,的语言文字纪录,就称为「修多罗了义经」。


因此总体来说,这部经,就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将圆觉,转化为文字,的修多罗了义经。

将大、方、广的圆满觉性,转化为语言文字;

将教导菩萨及末世众生能够觉性圆满,的方法和观念,转化为语言文字,

并且这些语言、文字、譬喻,都充分契合佛性、自性、本性,的一部修行指导。

--

原创:「忆民-常乐我净」

微博:忆民-常乐我净

相关文章

  • 《圆觉经》经典名称,意义简述

    《圆觉经》经典名称,意义简述 作者:「忆民-常乐我净」 日期:2017/2/14 经典名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

  • 大乘经典《圆觉经》四句经文,了悟“圆觉”智慧,人人皆可成佛!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又称作《大方广圆觉经》或是《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经典。是记...

  • 读书笔记|《圆觉经》day1

    今天开始读《圆觉经》,这是一部佛教大乘的经典,宣讲佛陀脱离无明烦恼的圆觉理论,注重成就圆觉的具体行法,是华严宗、禅...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意义经》讲记(上 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意义经》讲记 ——高七师 发心修行,如果因地不正的话,尚且会出问题,何况是讲《圆觉经》这样的大...

  • 圆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罽jì宾三藏佛陀多罗 译 炉香赞 炉香乍爇ruò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

  • 圆觉经

    人生来不是有罪,而是有缺憾,不完美,不圆满,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有业,有善业、恶业,以及不善不恶的无记业,这个业不是罪...

  • 圆觉经

    圆觉经原文 唐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 圆觉经

    圆觉经原文 唐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 圆觉经

  • 圆觉经

    圆觉经原文 唐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觉经》经典名称,意义简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nx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