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意义经》讲记(上 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意义经》讲记(上 ①)

作者: 深蓝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18:39 被阅读0次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意义经》讲记

            ——高七师

发心修行,如果因地不正的话,尚且会出问题,何况是讲《圆觉经》这样的大经。我过去看《圆觉经》,从来都是略知大意,并未详解每句话的细微含义,而只是把握这句话的中心思想;然后再与修行结合起来,就觉得可以了。但是要给别人讲经,就不一样了,我要详细体会句子里详尽准确的内涵。憨山大师的《大方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宗密大师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等几本书都要看。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不管憨山大师也好,宗密大师也好,他们的书中,都有讲得不够清楚的地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每个人在讲经的时候,不仅要把经文各处、各层的意义讲清楚,还需要用学人容易明白的语言来讲。也就是说,讲经的目的,不仅要能解决听者的问题,而且要让对方明白为什么来学,怎样来学。但在实际操作中,任何人对上述几方面,都不可能样样照顾到;反而是讲经者根据具体情况,用各种方便之法,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而已。这是书中有未讲清楚地方的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一个事实:对经典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角度来讲解,效果确实不太一样。比方说,我讲这部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对佛经感兴趣。不是说真的以为你们在听完经之后,就能了解经的真意;而是将经俗讲,让大家对佛经感兴趣,觉得佛学中真有智慧。这就是我讲这部经的方便处。这样的目的,必然要求将经浅讲,让大家能够理解大意,对佛教感兴趣。既要浅讲,又不能失真,于是就“直解”:就是直接讲解经的意思——如何把它串起来,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也就是只讲它的大意,及在修行上如何用。如此看来,从不同的角度讲经,的确有它的所长和所短。所以这次讲《圆觉经》,也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讲。

另外,我把憨山大师和宗密大师的书作了对比,发现有些概念讲的对,有些概念讲的不对,他们对同一概念的讲解,有些有冲突;考虑到我给你们讲的话,可能错误就会更多,因为我修行毕竟没有他们好。但是,我更了解你们的思想,因为我们是同时代人;可能我讲的,你们会更容易接受。宗密大师经常用“空、假、中”三观和华严思想来解经,可能当时的人对华严和三观都了解,一说他们都明白。如果我用华严和三观的思想,来给你们讲《圆觉经》的话,你们可能就弄不清了,这就是角度不同的问题。

我们尽量按修行 跟这个哲学、本体论结合起来,这个思路来讲经、解经,或许更有利于我们吸收和运用。换句话说,即使我讲的每句话一点都不错,可是你们感受的东西却不一样。因为你们听到的,是我讲的概念与你们心中已理解的概念的结合体,所以最后每个人理解的、收获的东西还是不同的。甚至你今天听我讲与明天听我讲,今年听我讲及明年听我讲,哪怕我前后讲的一个字不差,但你两次所理解的内容肯定不同!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用分别的概念去接受直觉的东西。我们只能凭我们各自的业力,支持概念去理解概念,形成各自的名相——就是你的相与我的相合在一起的相!即使我是按照格量来讲,你们也只能格义。人们只能用自己的概念来理解。

如果说我们真能修到某种程度,就是像《华严经》讲的那样:如来不用讲,只要一发光,学生也一发光,大家就都明白了。那样的话,可能在思想上、理解上的障碍就少了。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万一我讲错了,也没关系。因为《圆觉经》讲的就是一个“以妄去妄”——讲的知识不是要你装在脑子里的,而是拿这个妄想消灭你内心的其他妄想。如钻木取火,火出来之后,你镜子上的脏东西就烧掉了。我现在交给你一个炸药包,你不要天天研究它,研究它是好是坏?是大是小?这无所谓,我们是要用它来炸掉我们的妄想烦恼。

学无止境,不要用任何个人的境界来评价他人:这个讲的好,那个讲的不好。那不一定,可能他讲得好也难说。我讲经,也意识到自己不可能讲得很完满,只是尽量把这了义经的中心意思讲明白,就行了。有些概念,或某些方面,可能自己判断与别人的判断不完全一样,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只听一遍经,大家不可能完全都能明白,所以听第一遍经,不要求大家完全理解,哪怕你只理解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也可以。听第一遍理解这百分之三十,听第二遍理解另外的百分之三十,听第三遍,就可以串起来,系统理解了。因此不要期望一下子都明白,这样把思想拴死在这儿了(就只顾想你的那个小问题)。而要从整体上去理解这部经典。

第一遍讲,是从整体上去理解大意;第二遍讲,我们就像对经论的“疏”那样:每段话、每个词地去理解,去细讲。第三遍呢,一是从“命题”的角度来讲。比如这经讲“执着”,什么是执着?什么是无我?无我怎么分成四相?这四相怎么讲法?再一个呢,是讲“本体”。什么是圆觉这个本体?虽然佛不讲本体,但他每段之前都讲圆觉;我们把这些拿出来独立地讲,这样我们对这个经就明白了。

每一部经都有它的殊胜处——专门回答一些特定问题。但如果你用这一部经去套用你所有问题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讲它的殊胜处时,我也要讲它的劣胜处;以及告诉你们,如果运用错了,将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客观,不能说我们按这一个方法,就一定处处都行;或学这部经或哪部经就最好,不一定!如果你用错了的话,也会出问题。

下面就开始先讲这个经的大意。

我们这次讲经,主要依据的经典,是憨山大师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下面简称《直解》)。因为他发挥自己的理解处比较少,基本上是按照经的直意来讲的。

我们先看经题:“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这个经的名字呢,我觉得憨山大师解得非常好。首先,从经名来看,是“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讲了体、宗、用、相四个方面。这个体是什么概念?直接讲,这部经是讲法身佛的。过去佛教传统有判教,华严、天台都有;这个判教,比较适合当时的时代。我现在提倡一种判教的方法,你不要说它是顿教还是圆教,这种判法在现代应用上不是很直接。我们要如何判呢?

我认为可以看某部经,是以修法身佛为重点的,还是修报身佛为重点,或是以修化身佛为重点。以这个来判教!这部经既然是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那就是要直接成就法身佛!它“以圆照觉相为宗”。所谓的宗,就是一种整体的方向。也就是说,从体用来讲,它的显现还是以觉相为主。

什么觉相呢?是一种圆照觉相。真正获得的方法是什么呢?是“离妄证真”。它的判教呢?是“以一乘圆顿为教相”。我们读过《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下面简称《心要》)。《心要》里面也是这样判的:《圆觉经》是顿教。什么是如来藏?什么是一真法界?等以后结合《心要》时,还要讲:什么是真心?

这个经题:“大方广圆觉”,是本经主要讲的内容。修多罗,就是契经的意思。契,就是契机、契理的意思。契经,就是契机、契理的经典。对了义经,可以从两方面讲。唯识的了义就是说唯义,唯义就可以,不要单单按照字面意思讲。按照中观来讲呢,就只有讲第一义谛,才叫了义。这里面,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概念上有区别。我们要知道这里的了义,是讲第一义谛,讲法身的。

我们往下看: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

“婆伽婆”,一般是佛在讲法身的境界,才用“婆伽婆”这个概念。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这是佛在某种境界中给我们讲的。不像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乞食后,洗足已,敷座而坐而讲的。他是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境界而讲的。而这个境界呢,是诸菩萨的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这是讲所入境界的状态,“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在这里,我主要想阐述一个什么概念呢?在这里,我们首先确定这部经的宗和用:它的宗和用实际上也是讲第一义谛的,也是强调讲法身的。佛讲法身,就进入法身境界。这是什么境界呢?就是圆觉境界。所以它十二章,在每一章的前面,都对圆觉境界进行了描述。

在这里,它的描述是从几个方面来的。一是入于三昧正受,二是诸佛的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这种状态是什么状态呢?就是讲,我们如何进入佛的圆满觉地。接着下面就具体讲什么是身心寂灭,什么是平等本际、圆满十分,什么是不二随顺,从不同层次来讲这个问题。

佛进入法身境界了,进入一真法界了,这个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于“一真法界现诸净土”。也就是说,佛是从他的法身化现出报身,来讲这部《圆觉经》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知道。

除了净土以外,众生所居的这个世界是不是法身化现的呢?——也是法身化现的,也都包含在佛的这种圆满觉境当中的。所以说一切唯心所化现!这个心,就不是凡夫的妄想心,而是一真法界的真心。

我们要了解的是,佛在何时、在哪种境界中,说这部经的。这就很重要了!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这是法身佛,还是化身佛,或是报身佛的话,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错误。

这里讲一切皆弃,全部都不要;最后有个东西扔不掉,那就是佛的觉心。如果你是学净土的,念阿弥陀佛的,那属于报、化身的净土;如果你不执着相的话,那么你就往生不了这个世界。如果你对法、报、化三身分不清,你就会感觉到经与经之间有矛盾了。

同样,对于《圆觉经》,这点也很重要。这里是求圆觉,不是用来作世间法的。如果用来指导自己做事情,做事业的话,那么是阿弥陀佛。因为这部经不是拿来这样用的!所以一定要清楚:这个方法,是用来修法身的?修报身的?还是修净土的?一定要把这个范围划分清楚。

很多人往往因为一件事,相互攻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所讲的观点、标准不一致。等于是两个不同范畴之间的比较、争论。特别是关于心的概念:都讲一切唯心,但对心的概念,都还不是很明确!这样就造成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根本就不在一个范畴里。所以说,本经在最开始,佛就把这部经的范围讲清了。这是一部佛从法身现到报身,讲如何证得如来法身的了义经。只要讲了义,就是讲法身第一义谛的。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这是讲与会的菩萨。佛讲经的时候,都有相应的菩萨。这些菩萨都会问问题,他们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他们最拿手的。因为如果不是明白人,是问不出关键问题的。所以佛和菩萨之间的这种讲法,就跟演戏一样:只有知道台词的人,他才会问问题。

这里是文殊菩萨先问,因为文殊菩萨一般代表智慧: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诸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问,如何让众生在求法过程中不堕邪见。那么如何才不堕邪见呢?就要有因地。因地,说白了就是种子。就是说如果你种子不种下的话,那么怎样修行都不可能得到佛果。因地,就是种子。只有种子种了,才能不堕邪见。那么佛是怎么回答呢?下面的客气话就不解释了,直接看佛怎么回答的。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首先,佛对圆觉进行了一段定义:它是清净的,是真如、菩提、涅槃,是波罗蜜。然后说这个因地,种子,全是因为有这个清净觉相,才能永断无明,成佛道的。也就是:用此圆觉断无明,然后成佛道。

这是从整体上,把此经的大方向讲了一下。就是说:如来因地,清净种子,是用这个觉相来断除无明,最后成就佛道。这是大的方向。这里说“永断无明,方成佛道”,那么什么是无明?

《圆觉经》是环环相扣的,你说断了无明才成佛,那什么是无明?然后佛就说了: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这是佛给无明作的定义。接下来看: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我们串起来看这两段话。什么是无明?无明是众生一种妄觉。比如说我们眼冒金星,空中有没有这个金星?没有,但我们都以为有。我们看到的身体等,其实就象是我们看到的这个“金星”——本来没有,但我们以为有。我们所谓“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就是说我们的这个肉体,我们能摸到;这个血,归为水大等等,就真以为佛所说的四大:地、水、火、风,构成我们的身体。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六尘缘影是什么?比方说,我们看到外面有东西发光,这是尘;我们眼睛是根,由眼睛看到之后,我们就说:哦,我们看到灯了;这就是相。我们认为这个,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这类似于我们在空中看到空华,实际上它们是根本不存在的;只不过,我们妄认为它们为有。

“空实无华,病者妄执,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我们不仅对自己身心有疑惑,我们还对虚空迷惑了!以为那虚空中真的有花。不仅认为“第二个月亮”存在,而且认为水里有月亮。这就是说,把假的当成是真的,而真的就迷失了。

这里讲的意思是:身体是假的,这个心也是假的;无明的根本就在这里——执假为实。什么是无明?就是执假为实:并不存在的东西,我们认为它存在。我们执著它,就产生了轮回。

无明又是怎么造成轮回的?下面佛就层层讲,无明怎么产生我执,我执又怎么产生贪、嗔、痴。佛又讲,无明如何产生四相?如何区别四相?讲无明还有轮回生死。还有,无明产生的染污比较复杂,如何一层层的脱去?这些下面也都讲了。

《圆觉经》讲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来问,佛也就从不同的层次来回答。等我们讲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就可以串起来了。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比如说,我们在墙上画一朵花。一般认为,这花长大了,老了,死了,就没了。这就是众生认为的生死。但是从佛的角度,从“画者”的角度来看,这花,本来就是画上去的。本来就没有花在开,只是个影像而已——本来就是无生。成佛,就如佛讲的,“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本来就没有一个轮回,也没有一个身心要出离生死——都是虚妄的。你说这花能老吗?它老不了。

所以佛在这里说的很清楚:“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并不是说:我们通过修行,这个生、老、病、死解决了;而是在我们这个本性上,从来就没有过这些。

这时,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说本性是无?别急!菩萨会层层地来问佛。我们往下看: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比如说,我们现在知道,这个是空华,是画的;我们这个身心,是假的;那么谁在看这个华是假的?佛告诉你,那个知道这个花是假的那个“觉”,也是空花相。但也不能说没有这个觉相,因为你还有一个东西:知道你“现量”的这个东西,它也是假的;但你还不能说它是完全没有。这种有无俱遣,就名为“净觉随顺”。随顺,就是说,你不是它,但你跟它一样,可以这样讲。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听起来很难理解,不过没关系。等我们将这个如来法界的觉性,这个整体,它所有的语言、概念,我们都合到一起时,慢慢地,你们对这个觉性,就会理解了。这个觉性是“究竟圆满遍十方”的,它是圆满的。但是,只要一有个对境,要觉得“你”看到觉性了,这时这个觉性就分成两半,就不圆满了。所以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

佛一层层地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现在我们就认识到什么是无明了,“有无俱遣”。去掉无明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佛的圆满觉性。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这就是说:佛是因为断无明而成就圆觉的。什么是无明?无明就是执妄为有。圆觉不是造作的,轮回也不是本有的;你只要照破无明,自然觉性显现。这种觉性的体现,佛在这一章中说的比较简单:首先说的是因地,用圆照觉相永断无明之后方能得到。大的方法在这里讲了。这第一章,就像我们写论文时的“综述”一样。云何无明?对无明的定义,是妄有空华。这是讲的第一遍。

再往前看一下,说:“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个“知”字很重要。这个“知”讲的是什么?这个“知”讲的就是方法。“知是空华”,知道是空华了,“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这是方法的第一层。

那么谁知空华呢?知空华者,还是有个知者。这是第二层——“彼知觉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这是第二层。然后第三层,“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然后有无俱遣,净觉随顺。

这是在总纲里头,把这个方法分成三步:一是知空华者;然后知觉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然后“知虚空者”亦空华相,这是第三个步骤。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遮止。我们容易犯什么错误呢?容易以为知虚空者是“什么都没有”。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不能用这些概念去解释;所以佛让我们,“有无俱遣,是则名为随顺净觉”。古人有意将这词序顺序颠倒,“净觉随顺”其实就是随顺净觉。

佛接着揭示因地,根本在去除无明。讲了去除无明的方法,以及在去除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因此,这里还是需要有知有觉,学佛并不是什么都不想。

好多人学佛就是过于偏空,认为学佛就是什么也不想,自己经常发呆,实际上还是无明。如果学佛后发现:别人说话自己都听不明白,实际自己是堕无记了。好多人,特别是大陆佛教中人,偏空的比较多。

佛在这里说,要“有无俱遣”,其实还是有“觉知”者。只不过在这里,要你一层层地去“弃”;但如果没有“知”,你怎么弃啊?你没有知觉你弃什么?所以佛在这里用几句话,让大家在整体上有一个概念。然后就说了个偈子,对前面所讲作了个整体概括。

这里对如来藏性的特点也说了。如来藏性什么特点呢?——清净!这是真如的本性,能够遍十方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我们听《圆觉经》,要从这几个角度来听:

第一个,它总要说一下因地,如来藏是什么?它的体性是怎样的?第二个,又讲妄有无明是什么;四相是怎么样的?第三个,讲我们如何去除它;去除的方法是怎么样的?是知、觉、空?还是观、照、了?还是止、观、禅?然后他还说一下,你在修时容易发生哪些错误;你要“有无俱遣”。大体上,这部经在每一章都是这几部分内容。我们这样来看《圆觉经》,就会觉得思路非常清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意义经》讲记(上 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x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