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四十章

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四十章

作者: VV清欢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09:48 被阅读0次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张景 张松辉

万物在大道的支配下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大道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提醒万物保持柔弱的状态。天下万物产生于某种物质,而物质产生于空间。

【注释】

1.反者,道之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是道的运动特点。实际上道作为规律,本身无所谓动与不动。本句话实际意思是说,在大道的支配下,万物是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万物重视由弱而变强,当发展到最强盛时,则又由强而变弱。

2.弱者,道之用:大道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提醒万物保持柔弱的状态。

3.有:存在的物质。

4.无:虚无的空间。

【解读】

《道德经》全书中的“无”,除了用于“虚无”“没有”等本义外,其他指的都是空间,而“空间”正是由“虚无”引申而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知道物质带来的好处和作用,而不注意空间带来的好处和作用,老子强调“无不为”是以“无为”为基础的,就像物质是以空间为基础一样。具体到本章,老子强调有“无”才有“有”,是为他的有“弱”才有“强”的处世观服务的。


【今译】

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德作用是柔弱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1.反者道之动:反,通常有两种讲法:一、相反;对立面。二、返;

在老子哲学中,见到事物的对立面及其相反相成的作用,亦讲到循环往复的规律性。

2.弱:柔弱、柔韧。

3.有:本章中的“有”是指形上之“道”的实存性。

【引述】

一、“反者道之动”的“反”可以作相反讲,又可以作返回讲。(“反”通“返”)。但在老子哲学中,这两种意义都被蕴涵了,它蕴涵了两个观念:相反对立与循环往复。这两个观念在老子哲学中都很重视的。

老子认为在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任何事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也因为它的对立面而显现。

他还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老子还认为道体是恒动的,事物重视再始更新地运动发展着的。

二、“弱者道之用”。道创生万物辅助万物时,万物自身并没有外力降临的感觉,“柔弱”即是形容道在运作时并不带有压力感的意思。

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无”即意指道,和第一章同义。“无”“有”乃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这里是说明天下万物生成的根源。

相关文章

  • 21天通读经典之四:《道德经》的创作背景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

  • 道德经歪说:众妙之门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作品,也名《道德真经》,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节。后人把《道德经》分...

  • 第三十八章 失道后德,失义后礼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6个笔记 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

  • 道德经 38 道之华而愚之始

    “老子所著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 【读书笔记】叶曼讲道德经

    第一次阅读道德经。道德经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

  • 每天读《道德经》第一天

    《道德经》原名《老子》,汉代的河上所著的《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成《道经》和《德经》,古有道德经。今日...

  • 《道德经》帛书版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德道经 道家 道学 帛书版 《<老子>帛书校勘版》 《老子》(道德经)由老子作于春秋之前(一...

  • 所谓“抱一”,就是身心和合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四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十章中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句话普遍认同的解释...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谈到“道德”,很多人都会想到《道德经》,《道德经》最早叫做《德道经》,以德为先,道为后。 《道德经》是老子准备归隐...

  • 道与德是什么关系,《老子》为何又称为《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与德是什么关系呢? 《道德经》是老子阐叙他的思想的著作。 老子的思想是探讨“道”和“德”的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四十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px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