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作品,也名《道德真经》,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节。后人把《道德经》分为81章,《道经》37章在前,《德经》41章随后。
《道德经》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后人因各自喜好,在传抄和注释中多有增删,终不见原文,对研究该经来说是巨大的遗憾。坊间流传的版本甚多,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通常被奉为通本,但自1975年马王堆出土该经帛书后,学术界多以此帛书作为研究的基础。
看过几部道德经的著作,皆因作者“有为”而对其断章取义不敢苟同。本人平民百姓一枚,无“有为”之惑,欲以“无为”之心度真经之要义,无恐贻笑大方也。
要理解《道德经》的真实要义,必须回到老子成书《道德经》时的世界。
老子静坐在皇天后土之间,看着日月交替,看着斗转星移,看着风生水起,看着生死轮回……,感慨这包罗万象的世界真的好玄妙!揣测这周而复始的世界背后一定有什么东西(“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主宰着,从而生出一探“众妙之门”的想法。
通过持续不断地观察周围东西,还真给他发现了纷繁复杂背后的某些变化、某些规律。这个过程很长、很累,也无奈。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万念俱灭时,忽然神光闪现,冥冥之中好像有神灵在指点什么。(好好感受一下哦,我们有时候真有这种情况出现)
他开始享受这种状态,常常在“无欲”、“有欲”中交替印证(玄之有玄),参悟奥秘。渐渐地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天地演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命题,并开始著书立说。
《道德经》有老子所见所闻的记述,也有所想所思的推测,遵循了著书立说的逻辑关系。
下面,以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合校为蓝本,对第一章文字进行断句并解读。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对这一句的释义,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流行的解释:一种认为,“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另一种认为,“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着实让人云里雾里。
“道”是什么?有人说是本源,也是规律。我认为这两者是不能并列的。“道”只能指本源,或生命(请允许我把一切事物当作生命体),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源。而“可道”,即“生”,才真正体现了“道”的变化发展(规律性)。
“名”是什么?有人把“名”简单地解读为名字,或命名,也是不妥的。这里的“名”应该理解为变化,或区分。“名“是变化发展得来的结果,是区分新生事物的需要。
因此,这句可理解为:道可生道,名可复名,非恒也。通俗地说:生命可以再产生新的生命,源源不息;世间万物千变万化,永无止境。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点,无论在宏观世界,还是在微观世界,对它们的探索则是永远不会穷尽的。微观粒子究竟能细分到哪个层次?这可是拿诺贝尔奖的思路。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这句其实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深化。无名,即无极,指道的蓄势待发状态;有名,即太极,指道的变化发展。
世界原本混沌一团,“道”处于无我无相的虚无飘渺中。然后在“道法自然”规则作用下,盘古(道的化身)开天辟地,有了苍天和大地;天造地作,有了日月星辰和山川河流;天地精华孕育,有了飞鸟走兽和花草树木……。现代的”宇宙爆炸学说”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欲,意念也。清心寡欲可以体悟到“道”的玄妙,主观推测可以捕捉到“道”的变化。这好像也是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法门,天机不可外泄。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两者,指的是无欲、有欲。它们同出于你的内心世界(准确说应该是精神世界),只是说法不同罢了,都很玄妙。在无欲和有欲中反复求证,助你进入众妙之门,或长生不老,或太平盛世......
小结:这一章节是对”先天八卦图“内涵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八卦由太极演化而来,并将继续可以演化出六十四、一百二十八卦、等等,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通过爻卦,可以推算出古往今来、前因后果,说明变化是有规律的。
感悟:有道之士,应该掌握”道可道、名可名“的道理,常以”有欲、无欲“去综合分析形势。这是成功之道,也是所谓的”众妙之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