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生而不养?养比生重要!养娃,是往亲子情感账户存钱的过程

生而不养?养比生重要!养娃,是往亲子情感账户存钱的过程

作者: 弥小木 | 来源:发表于2022-02-20 19:20 被阅读0次

文|弥小木

当妈10几年,好像没有想过为什么要生小孩?

为什么生小孩?最近看的《养育你内心的小孩》这本书里,提到的几个说法,包括了大部分人的回答了:

为了人生的完整

为了内心的秩序感

传宗接代

不管生孩子的理由是什么,生孩子前,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生孩子重要,还是养孩子重要?这两天在追的《人世间》电视剧,倒是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周蓉为了自己的爱情与事业,生了女儿,却将女儿留给自己的弟弟养了10几年。等女儿大了,才发现女儿跟自己不亲,各种难受。

生孩子重要?还是养孩子重要?《人世间》里的郑娟直白地回答了:当然养重要。

养孩子是门技术活,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就像银行账户一样,平时不积累,账户就会是空的。如何在平时就往亲子情感账户里存钱?《养育你内心的小孩》里分享的一些内容,值得父母们学习。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是心理咨询师丛非从,分享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心理书籍。一个强大的人的内心,离不开五种感觉。哪五种感觉?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在育儿的过程中,又可以将这五感分成两个层次。基础的生存基石,内在的精神支柱。

合理构建孩子的生存基石

何帆的《变量4》里,提到用终局思维考虑养育孩子,会考虑到孩子长大成人,需要具备6大能力。其中的能力之一,是养活自己的能力。《妈妈让我卖茄子》里的妈妈,因为要离开孩子,而坚决让孩子学会养活自己。这是一种外在的能力,除了外在的,还有内心的能力,《养育你内心的小孩》讲的就是学会做父母,教会孩子滋养自己内心的能力。

丛非从在《养育你内心的小孩》里,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构筑情感基础的重点不同。具体来说,零至一岁半的孩子,是构建内心安全感的重要时机。一岁半开始,是孩子自由感形成的关键期。三至六岁,则是孩子价值感的形成关键期。

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是形成孩子生存的基石。

丛非从在《养育你内心的小孩》里,分享了一些缺失的原因。造成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自由感缺失、低价值感的因素里,有一些共通性。看这些共通性,对照我们自己的育儿方式,能起到警醒作用。总结起来,有三点,值得为人父母的我们学习。

1.暴力已过时

暴力养育这个因素,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自由感缺失。而暴力养育,是会代代传递的。在《养育你内心的小孩》里,能看到很多受访者的内心独白,对暴力养育造成的痛苦,要很多年才能释怀,有些人一生都困在“暴力”的困局里。

我家老大提过,她曾经在舞蹈班,见过一个同学的腿上都是乌青,触目惊心。当时我们还讨论过,当孩子遭遇家长的暴力时,该怎么做?讨论到最后,似乎是一个无解的状态,除非家长自己有所觉悟。

暴力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大人伸出的每一拳,消耗的都是亲子情感账户的存款。

2.学会说话

最近看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名,《当了妈妈后,重新学说话》,这本书还没看,但是书名却说出了我的心声。越发觉得,和孩子说话,是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一项技能。

从用词、语气、到表情,与说话有关的,都需要重新学一遍。如果有父母上岗证,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也是要设置的一门课程。

在《养育你内心的小孩》里,丛非从分享的造成孩子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缺失的原因,其中都有因为父母的表达方式引起的。比如,孩子一做错事,大人就指责抱怨,在不断指责抱怨的过程中,不仅仅打掉的是孩子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的基石,更是会让孩子养成指责抱怨的思维表达方式。一个遇事只会指责抱怨的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除了指责抱怨,还有父母的“单向输出”的教育。什么是“单向输出”?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只负责张嘴说话,不负责听孩子说什么。沟通是双向的,而“单向输出”的方式,并不能叫“沟通”。“单向输出”的沟通方式,是父母主动关闭了亲子交流的通道。这里的“单向输出”包括,父母爱讲各种看起来逻辑自洽的道理,父母传递的恐惧意识,以及在背后对他人的负面评价。

还有的家长很难对孩子夸出口,如何夸孩子,倒是可以跟谷爱凌的外婆学习。谷爱凌钢琴才三级,她的外婆都觉得谷爱凌弹得有十级那么好。跑步第二名,外婆能大喊着第一。谷爱凌外婆对她的无条件夸奖,让谷爱凌印象深刻。夸孩子,也有门道。

说话是一门艺术,学会和孩子说话,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的重要方式。

3.养娃不过度

凡事过度就有了副作用,养娃也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将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会让孩子无法承受,削弱孩子的价值感。而过度忽视,又对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不利。

在养孩子的过程里,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自由感和价值感,亲子关系中良好亲密感的形成,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而这四者,是孩子内心的一股精神力量。这股力量,会带着他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里,不断成长。

有能力找到生活的意义感

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是为了让他们有独闯天下的勇气与底气。按丛非从在《养育你内心的小孩》里的说法,就是心中有“意义感”。

意义感,指一个人能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生活。在意义感的层次,能给到我们为人父母的启示有两点:

1.学着享受生活,发挥言传身教的力量

2.不剥夺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你的父母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他们就会带着你一起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美好。”我相信丛非从的这句话。这是“言传身教”的一种力量,想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先从自己做起。同时也不剥夺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和孩子一起体验生活,体会成长的力量。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不易。如何让孩子长大成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看起来需要考虑很多的方面,而根本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强大的内心如何来?在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日常生活里,一点点注入。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而不养?养比生重要!养娃,是往亲子情感账户存钱的过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uv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