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乡的童年》之芬兰教育

《他乡的童年》之芬兰教育

作者: 婴宁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2-26 20:51 被阅读0次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多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色。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幸福国家之一,而芬兰的教育,也一直被视为典范。其中,以平等、自由、积极教育为特色的芬兰教育理念让我感受颇深。

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幕:一个芬兰男孩子被问到,“你觉得什么是成功?”他们的回到是“当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就算是成功。”“没有什么最好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是平等的。”

生在快时代、拼时代,芬兰的教育理念有些格格不入。它并不是教孩子们如何不被别人赶超,而是如何慢下来,体验生活,感受生存环境。在芬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帮助孩子们适应“社会游戏”的引路人,于他们而言,规矩和边界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同样重要。

纪录片中,老师带着孩子去康复中心,让孩子和老人一起作画,不是比较谁画得更好,而是让每个人观察对方,自由作画。走访人周轶君发现邻座的老太太从未学过作画,几十年来仅仅因为热爱而坚持着,她落下了眼泪——学习不只有目的,它可以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可以慰藉心灵的热爱。周轶君说:我终于明白“为了你的生活而学习”是什么意思。

当然,教育不是田园牧歌、理想国和乌托邦,它无法独立于现实而存在。

芬兰国土面积比云南省小一点,人口550万,与上海浦东新区的人口差不多。可以说,芬兰是典型的“小国寡民”,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容易治理。

芬兰的福利极好,孩子生下来,家庭会收到一个政府发放的育婴百宝箱;孩子进学校,有免费午餐;有孩子的家长,可以等待孩子3岁才继续工作,拿的是全薪……也因为福利极好,个体之间没什么竞争,社会公平,人的心态也非常平和。

高福利、高公平、低竞争背后,是高达50%的税收,是财政的富足。而这样的条件,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具备。比如,中国的国土面积是芬兰的30倍,有近14亿人口,是芬兰的250倍;与芬兰人口少、资源丰富不同,中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并且因为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差距很大。二者之间的治理难度,有天壤之别。

对于中国来说,最公平的资源分配方式,就是公平竞争、多劳多得、鼓励人人创造资源。比如教育资源就那么多,最好的大学就那么几所,该分配给谁?只能通过高考这虽不完美却是“最不坏”的途径来实现。你可以说出考试的一千个不好,但要找到一个比它更适合国情、更合理的考核方式,也许并没有。

芬兰教育和中国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这背后的原因有具体国情的不同,也有生活理念的不同,这不同之间没有绝对的优与劣。作为家长的我们,学会博采众长,在鸡娃和赢在起跑线上的内卷浪潮中,也许可以适时地慢一点,从容一点,发现孩子全新的样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乡的童年》之芬兰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vc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