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完ACCA,出考场拿包的时候,突然发现旁边有位很不一样的考生。她应该是我妈妈那辈的人了,看上去五六十岁的样子,一米五几的个子,带着眼镜,如果走在路上并看不出什么特别的。但我看到她的时候内心油然而生的敬佩,心里跳出的第一想法就是,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了吧。
非常凑巧,这学期选的课里有一门的老师也是一位我很敬佩的老教授,我就突然在想,等我年纪大了,我会是什么样的呢?在做些什么?
教那门课的老先生是一位荣休教授,七十岁左右,瘦瘦的,个子也不高,总爱穿Polo衫。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英语发音很好,听起来很舒服,从发音来说可以说是这学期接触过的所有非英语母语的教授里最好的一个,这点其实让我很意外。之后的印象是这是一个非常认真的老师,每个月小组作业交给他,他都会非常认真的逐条给反馈,非常负责。从他的自我介绍和其他专业小伙伴的口中(老师是另一个专业的)得知,老先生是个非常厉害的人,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是加拿大数一数二的大学;早年在企业工作,是教授中少有的实践派;喜欢潜水,第一节课给我们看了他潜水拍的照片,真心工作和兴趣爱好两不误。
来香港的这段时间,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挺多40+的人也还在努力提升自己。学校里有四十多岁来读在职研究生的同学,外面考试感觉考生的平均年龄也会更大一些,之前在上海感觉大多都是学生或者毕业几年里的。可能是因为香港的压力更大,所以更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但持续学习这个事情本身就感觉很正能量啊。
写到这里,虽然我还是不知道自己老了会怎么样,会做什么,但我觉得起码有两点很重要,一,持续学习;二,不要给自己设限,老布什九十岁的时候还在跳伞,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