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524610/b66eee759cab7c5c.jpg)
在我27岁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就萌生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有了自己的思想。但在生活的实际状况和人际交往的无奈,最终把自己的那种高大的心隐藏了起来。于是,我学习适应环境,学会了沉下心来潜心学习。我并不优秀,但我有蜗牛般慢慢前行的精神。我曾经很迷惑,我的周边到底有没有和我一样有追求,想体现自我价值的那样的一群人呢。一直以来我只在书本中读到过,我在寻找,在我的身边、周边寻找.....我好孤独,我讨厌这样的孤独。2017年5月自从报考心理咨询师之后,我才幸运地遇见了让我眼前一亮的人们,让我肃然起敬。但,我并不知道何种途径,如何接近于她们。于是我只是观望,默默地注视着这些人的动态,被她们的实际行动感染着。终有一天我鼓起了勇气,在微信里添加了我喜欢的人,然后打招呼。我想:只是认识就好。
后来,我把自己这个心理活动和“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在书中讲到的故事联系在一起:雷夫老师站在讲台上心不在焉地整理讲稿,这时候有一位女孩走过来和雷夫老师打招呼:“雷夫”,雷夫只是礼貌地唉了一声,然后接了一句:“什么事?”他并没有关注学生。那个女孩:“没有什么雷夫,我只是确定您在。我妈妈说您就上帝”。我和那位小女孩的感受一样:我只是确定老师您在,只要您在,大地母亲也与我同在。所以非常感谢心理学和思维导图为我开启了一扇门。是的,我要成为一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