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一段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蛇精的描述,而这个蛇精的故事,也让孩童时候的鲁迅领悟到: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美女蛇的故事,为这篇文章增加了百草园中的神秘色彩,也更增添了童趣。由此可见,妖精鬼怪的故事是历来属于民众津津乐道的内容。
从最早的《山海经》到《搜神记》再到秦代的《聊斋志异》,妖怪的传说大量存在着。这些关于妖精鬼怪的记载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盛开的一朵璀璨的花朵。
自号“搜神馆主”的作家张云,也是位嗜妖如命的主。自幼就对中国的妖怪文化情有独钟,他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在典籍中搜集、整理各种妖怪故事,并参考各种民间传说、地方志等,结合自己的研究加工,形成了这本《中国妖怪故事(全集)》。
书中按照妖、精、鬼、怪分为四大部,每个部分以妖怪名称首字母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记录中国妖怪共计1080种,是目前为止国内收录妖怪最多、最全、篇幅最长、条理最清晰的妖怪研究专著。
小时候的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夜晚时候,被奶奶讲的妖怪故事吸引,可晚上睡觉的时候只得用被子蒙住头;哭闹着的时候,家里大人厉声的:“再哭,让妖怪把你抓走”;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男孩子就争抢着当孙悟空,输了的人要当妖怪被悟空追赶。女孩子就争抢着当白素贞,无限法力还有美好的爱人……生动有趣,充满神奇的妖怪形象一直留存在我们记忆当中,丰富这我们的日常生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区别于其他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不管是所谓正统的仁义礼智信,还是被儒家敬而远之的鬼神妖怪,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搜神记》中对妖怪有这样的定义:“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
妖怪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从某种层面来讲,妖怪体现了民间想象力与创造力。
妖怪的形象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古人结合了生活中的动物、植物等形象,创作出一个个奇特的形象,十分有趣。
妖怪,最初产生于人类对自然、对风雨雷电带来的灾害、对毒蛇猛兽的力量的敬畏,当时生产力落后,人们认知水平有限。
志怪小说是妖怪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秦汉起,随着志怪小说的不断发展,妖怪文化逐渐增添了许多内容,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白蛇传》《画皮》《聊斋》都满含了中国人对于妖怪幻想的精品故事。
源远流长的妖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份子,甚至日本动漫的强大都和中国妖怪文化密不可分,研究日本民俗学、漫画《鬼太郎》的作者水木茂就曾说:“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来自中国。”
妖怪的存在对中国的祭祀、绘画、文学、宗教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的文化产业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都是传统文学的瑰宝。
旧时,集权统治下人们往往生活困苦,不自由,人们借助妖精鬼怪故事,达到某种隐喻之用。隐喻那些道貌岸然、腹黑阴郁的人,他们带来的暗藏杀机,其实与妖怪相差无几。
现如今,我们生活的安定幸福,妖怪文化也开始变化,将妖怪形象化、娱乐化,日益成为大众娱乐的对象,也更加为我们去了解传统文化提供相应的载体。
妖怪文化是缤纷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属于民间信仰的一部分,更能通俗直观地反映古代百姓的思想。《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向我们揭示了,每一个中国人印象中的妖怪都不一样,它们传承于纷繁热闹的民间艺术、温暖柔软的儿时故事、新奇神秘的话本传奇……中国的妖怪更多的是人们心里美好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