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散文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

作者: 自羽 | 来源:发表于2022-02-26 18:55 被阅读0次

    这是一篇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梁惠王对臣民十分尽心。河内出现灾荒把子民移居到河东,把粮食移到河内,救济灾民,河东闹了灾荒也是一样的。他看了邻国,好像没有和他一模一样用心的,于是问孟子,“为什么邻国的臣民没有减少?为什么我的臣民也没有变多?”

    孟子答道,假如大王打了败仗,看见一个逃了五十步的逃兵,去笑话逃了一百步逃兵,这有什么区别?

    梁惠王突然明白了,只是没跑到一百罢了。

    接着孟子提出具体措施,先保障基本生产(粮食、鱼肉、木材),接着办教育,强调尊敬师长,形成良好社会氛围,这样全天下的臣民就到你这里来了(孟子给出的答案)

    再次总结全文,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放粮说,这是年岁不好,是收成问题,不是我的错这和杀了人,说人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

    总结:作者先用两处比喻,为大王解惑

    第一处,战后失败的逃兵,一些人跑了五十步,去笑话那些跑来一百步,让大王理解自己的作为和邻国没有区别。

    第二处,闹了灾荒就说这是收成问题,用它当借口,再次用杀了人,是兵器杀的,不是我杀的,告诉他,这两者没有区别,暗示大王不要推卸责任。

    我们有时想传递一些观点、看法、建议……万一听者无法理解,听不进去就可以用孟子的比喻手法,向他解释。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向朋友说自己的想法,他无法理解,不能接受,还争吵起来,最终还发生冷战。这时候就可以用孟子比喻来解决问题,传达自己的观点,让听者更容易理解

    为什么会要用比喻?因为认知差异。什么是认知差异?读者无法理解对吧,现在我用比喻的方法让你理解。

    以学习为例:

    一些人认为学习是好事,还有些人认为不学习是浪费时间。我们对同一件事,用不同经历去谈论同一件事,相互阐述自己的看法,得到说法是不一样的,这是认知差异。

    一些人考上了大学,读了本科,出来工作,在书店卖书、买房子、亦或者进厂,请问这些用到了英语还是数学,当然都不是,所以学习无用。

    例如我什么不知道,有些观点想和他人分享,他们总是不感兴趣,低头玩自己的游戏。自从我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懂得用比喻方式,向读者解释,让读者明白,所以学习是好事。


    不仅如此,这篇文章具有结构层次鲜明,大王提出疑问→其次孟子用比喻解释→再次提出具体措施→然后总结全文,让大王不要推卸责任。简书上有很多喜欢写作的人,不妨学习古人的写作排版,让文章富有逻辑变得连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zq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