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ra上有一个著名的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
得票最高的回答是这样的:
「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为了我现在的骨和肉」。
虽然这是一个最高票的答案,然而在我看来这个答案有鸡汤之嫌,因为大多数的现实情况是如果你没有记住书中的知识,那么这本书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这个答案也有可取之处,就是揭示了记忆不是读书的终极目的,“用处”才是。换句话说就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书不一定有意义,但是产生了作用的书就一定是有意义的,所以即使忘掉了也没关系。
那么读书的用处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我最赞成的还是作者朱光潜的观点:
读书有两个用处,一个是专,一个是通,专对应的是“狭义的用处”即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把知识当做技能,比如财务知识,运营知识,销售知识等,这样的知识可以让你获得一个职业,解决生计问题。
通对应的则是“广义的用处”即用知识来训练思维,让你具有理解,分析,逻辑,判断,审辩,领导等思维能力,这种用处可能比较抽象,甚至抽象到会让人觉得“无用”,因为如果你直接在简历上写着自己具有理解,分析等能力,HR只会认为你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这两种用处缺一不可,因为99%的读书人都是败给了上面的“通”和“专”这两个字,不信的话可以看看现实生活中三类典型的“读书人”事例。
第一类读书人:缺乏“专”用的大学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学生变成了一种颇具讽刺意味的称呼,还记得大一寒假回家过年时居然有亲戚惊讶的问:“你的大学包分工吗?”,我则是受到了惊吓回答说:“现在大学难道还有包分工的吗?”,结果换来了亲戚的一脸鄙视:“不包分工那还读什么大学?”。除了这些不明就里的亲戚外,也有一些左邻右舍会特别高看大学生,这类邻居自从我考上大学后就一直跟我奶奶说:“哎呀,你孙女考上大学了,以后工作了肯定有好几万一个月吧?”
然而现实却是讽刺的,去年毕业以后我并没有好几万一个月,甚至同学群里还有几个人到现在都没有把工作定下来,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本专业不喜欢,而且又没有别的专长,所以在职场上只能碰壁。你能说他是因为没读书吗?当然不能,他只是败在没有掌握知识的“专用”。
当然这也不全怪大学生本人,因为很多大学的很多专业课程就没有考虑到知识的“专”用,并且由于脱离商业职场,课程的老师本身就不具备知识的“专”用,他们不把知识当做技能来教授,而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反倒可伶了那些绞尽脑汁去理解和记忆的大学生。
第二类读书人:缺乏“通”用的技校专科生
现实生活中,拥有一技之长的专科生往往比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然而他们通常都会面临到升职的困难,因为做不好管理,更不用说负责战略层次的工作了。
我有一个表妹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她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中专生,新来的大学生只工作半年就升了领班,然而她工作三年才坐到领班的位置,而且管理方面还做得并不怎么好。
这就是缺乏知识的“通”用所带来的弊端,因为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而格局决定了你在职场的高度。
第三类读书人:自学的读书人
不知道是错觉还是什么,打开各种网络平台,总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读书。朋友圈也有很多晒书的动态,就连我自己也是经常看书,消遣的,实用的都看,然而回头翻翻自己看过的书,发现书是书,我还是我,大多数的书只是带走了时间,却没有留下任何的馈赠。
于是我就在某两位晒书的朋友圈下留言:“感觉自己看了一些书但是好像没什么用,你给我说说你是怎么看书的吧”,结果其中一位朋友回答我说:“哎呀,看书不要这么功利,你看了就好了”,另一个朋友则私信我,回答的更诚实:“其实我觉得没什么用,很多书我都没怎么仔细看,我就是觉得不看书会被淘汰,反正看了总比没看好吧?”
这两个回答都让我在心里用手重重的扶了下额头,如果读书不问目的,不求用处,那干嘛不去看电视,不去逛街,不去打游戏呢?而且用这种读书可能比不读书的危害更大,因为它就像在坑上面铺上稻草,让你以为这个坑不存在了,可事实是,当你踩上去时,会掉的坑一个都躲不掉。
所以,不是学历不重要,也不是专科太low,更不是读书无用,无数读书人失败受挫的原因都是因为不以知识的“专”用和“通”用为目的,盲目投入时间,金钱,结果是只换来世俗的承认和心理的安慰。
当然你也完全不用害怕自己太过讲究读书的“用处”从而发了大财,让你背上“功利性”读书的骂名,因为读书就能有一百万,和你为了一百万而去读书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前者永远不会发生,后者也只是极少部分人能做到。
END
以上就是今天的小小分享,如果喜欢就请点个赞吧,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