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领略过痛苦更加感恩?我想是的——读《生死场》

领略过痛苦更加感恩?我想是的——读《生死场》

作者: 亘九九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10:23 被阅读0次

      瓢泼大雨击打窗户的声音传入耳膜,让人无法忽视今夏的这第一场大暴雨,但心中却还是萦绕着工作、生活带来的困惑感与蹉跎感,晋升无望、工资不涨,想要逃避星期一,不停追问自己:怎么办?

      打开电脑想去论坛学学他人的破解之法,却被桌面上此前读萧红《生死场》时写的一篇不成熟的笔记剜去了注意力,自己什么时候写的?大概是大学期间选修课程的作业?记不清了!也不重要了,但这篇小笔记却让我对当下的困境有了新的想法。

领略过痛苦更加感恩?我想是的——读《生死场》

      我们不断追求幸福,却感觉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些微麻烦总能左右心情,明知道不该如此,却逃不出此种窠臼。但《生死场》中那个难以想象的、残酷的的世界,赤裸而残忍地呈现在面前时,你会觉得,我们是幸福的,非常幸福。

领略过痛苦更加感恩?我想是的——读《生死场》

      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饥饿、疾病、洗劫、暴力和强暴,一幕幕血淋淋的画面,与人间地狱无异,牢笼般囚禁着无辜的百姓,更有那些孤独无助的女性群体,满脸带着血与泪,苦苦挣扎。在萧红女士的笔下,那个落后小乡村里,女性饱受男权社会之苦,甚至不如猪狗,尤其是女性生育时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实在让人触目惊心。作者用自己的文字进行呼喊和反抗,试图用她的方式拯救那个悲惨的社会,但结局我们都知道。

领略过痛苦更加感恩?我想是的——读《生死场》

      很庆幸自己生活在21世纪新新时代,尽管作者的写作力透纸背,但我们仍然很难真正体会那个时代的人所承受的痛苦,他们的绝望感大概十倍、百倍于我们从文字中所能捕捉到的那些感受。

      书中人物的命运太过痛苦,当然是那人那事那时代的局限所造成的,我们却不应该被幸福时代所限制,那个时代的人们在那个时代挣扎着,这个时代的人们回头看那个时代的事,似乎可以更加明白,我们不应该对当下的幸福视而不见,似乎应该更加感恩。

      一切并非从来就有,每天果腹的粮食、健全稳定的治安环境、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尊重与关爱,一切平淡的幸福在漫长的转变和进步中一步步沉淀而来,后来的我们是这个积淀的享受者,我们应该感恩。

      工作与生活中的一点挫折和无奈,美丽的心情轻而易举随之断送,其实大可不必,至少我们还有双亲、三五好友可以倾诉,有一杯温热的水和一夜安稳的眠,何必让焦虑与彷徨一直掩盖了生活点滴的美好?

      感谢萧红女士让我们窥见了旧时代的苦与难,我想我会更加感恩、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微笑地迎接周一的曙光。

相关文章

  • 领略过痛苦更加感恩?我想是的——读《生死场》

    瓢泼大雨击打窗户的声音传入耳膜,让人无法忽视今夏的这第一场大暴雨,但心中却还是萦绕着工作、生活带来的困惑感与...

  • 让美好的一天从感恩开始

    让我们美好的一天从感恩开始吧。 “感恩丄主,带走我昨日的旧痛。” 是的,欢乐需要感恩,痛苦需要感恩,特别痛苦需要特...

  • 读《生死场》

    《生死场》的作者是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的女作家萧红。书名为《生死场》,即讲述着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农...

  • 读《生死场》

    萧红对于我而言,是不够凛冽的。 许是因为在我心里,总觉得萧红其人的“前卫主义”和这唠叨似的,带着哀愁的乡土情结...

  • 读《生死场》

    最近读完了《生死场》,萧红的文风有些张爱玲式的冷血,作品中尽是民国时期文坛中那种尸横遍野,哀号漫天的气息。东三省一...

  • 读《生死场》

    “坟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奏着别离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这大...

  • 读《生死场》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他们忙碌地生育着,麻木地掩埋着。他们维持着生命,却遗忘了什么...

  • 是的,我很痛苦

    生活很复杂,内心很痛苦,我确实挺痛苦的

  • 读《生死场》有感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这是一部浸透着凄凉的小说,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读这本小说时,读到最后,你的心情会变得非常的...

  • 读萧红《生死场》

    萧红的灵魂藏在她的《生死场》里静眠在我的床头快一个月了。昨夜仍是很晚才上床,在眼睛酸涩,很困的状态下读了一篇“莲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略过痛苦更加感恩?我想是的——读《生死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gy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