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我们争先恐后地去了非洲。
一为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在年轻时尽可能地多走走看看;二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挣钱,这点休要粉饰。
刚去的第一年,日子过的怎么样,只有真正去过非洲,在非洲常驻过的人才知道。
一个院子四面墙,下班后不是办公室就是宿舍。
刚去的两三个月,新鲜感一过,怎么都觉得是坐牢。
一个礼拜天天上班,没有周末,无所谓周几,日子被拉的更长,围墙里的生活一熬就是一年.。
一年回国一次,有同事说回家孩子都不认识自己,质问你是谁,来我家干嘛?
也开始明白为什么施工单位的离婚率居高不下。
也越发敬佩在施工单位默默地奉献了大好青春甚至一辈子的大叔大哥们。
2010年春节时在马里,我们大休三天,那个幸福,用文字难以形容。
俗话说。在非洲,要耐得住寂寞、受得起煎熬。
盼回国、想休假,是N多兄弟姐妹的大好梦想。
也难怪有人说,在非洲,钱是镇痛剂。
一年后回国,很多同学先后辞职然后在国内找工作。
而真正在国内工作过后,才知道国内的生活实际是怎样。
压力巨大,每天要操心很多事。
房租水电交通网费生活费医药费手机费零花钱杂七杂八的费用。
嘈杂的车声拥挤的交通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或许复杂的人际。
而在非洲,生活条件虽然差,生活或许单调乏味,但是最起码,我们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用安安心心地工作。
吃食堂、住公司、手机费单位出、出门有自己的司机和车子、生病有自己的医生给看。
不用计算这个月花了多少,还剩多少。
不过就是委屈点,一年到头买不了一件衣服,反反复复地穿出国时带的两个行李箱里装的衣服。
穿了又洗,洗了又穿,短袖大行其道。
而国内的生活,显然什么都不缺,但是国内的纷纷扰扰让人觉得很累。
于是有一天,当我们闲下来,会很怀念曾经在非洲的日子。
那时候日子虽然简单虽然沉闷,但是起码过的开心。
工作或许偶尔累,心却不累。
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人反倒更容易满足和快乐。
比如,在非洲吃个二十几块人民币的雪糕,我就觉得很幸福。
而在国内,谁天天请我吃哈根达斯都没用。
国内的花花世界,其实尝过之后也就那样。
首先我们很辛苦,其次我们挣钱不多,存钱就更难了。
而且这不是挣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即便挣的多,也过的不开心,相反,很累、很压抑。
于是一对比,更加怀念在非洲的日子。
回国后,和还在非洲的同学聊天,说的最多的是:你真幸福,还在非洲,好好珍惜吧。
记得某位驻非大使曾经说过一句话:去非洲前怕非洲,离开非洲想非洲。
第一句话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起码,我没有害怕过。
但是,后半句话我想,应该能引起很多曾经奋斗在非洲的兄弟姐妹的共鸣。
非洲的天空很蓝、风景秀丽、生态原始。
尤其到了非洲乡下,离开首都,又会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感受。
草原、茅屋、舂米、麻花辫。
自然、原始、简单。
曾经我们国内看黑人像动物,而等我们去了非洲乡下,黑人看我们像动物。
……
24岁时在巴马科,国内新来的大叔看到我们后感慨:唉,这么年轻就要背井离乡,真不容易。
其实这没有什么,我想,如果再给我选择一次,如果重新毕业一次,我一定还会义无反顾地去非洲。
……
只怪青春有限,否则,我真的还想回非洲再多呆上几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