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县质检考网上阅卷,被安排批改书面表达。个把钟头后,我对着电脑屏幕自言自语:“这是叶晨锐的字体!”。没想到,人家娘亲在身边,好像也不在意,只是用淡定的语气象征性地“哦”了一声,继续专心致志地改自己的卷子。
过了一小会儿,我又念叨:“这张是钟子叶的!”估计是我这副自负的模样把备课组里的老师们惹毛了吧。他们都觉得不可能。全县六千多个学生,怎么可能那么巧被我改到,还认出笔迹来。
“要不做个实验吧,我把作文拍下来,然后让学生家长也将子叶的答题卡作文拍照发给我,核对一下。反正放学前我已经将答题卡发还给学生了,方便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校对订正并估分。”我脑洞大开的想法,显然化解了改卷老师们疲惫的身心。大家的兴致勃勃一致赞同,准备看热闹。
于是乎,举起手机,咔嚓一声。接着,右手继续按着鼠标改卷,左手打开微信,给学生家长发了条语音私信,说了大致的想法。家长的胃口也被我吊起来了。兴致勃勃地回复:“希望胡老师是对的,相信胡老师是对的!”然后拍来孩子的书面表达部分。我一看,乐了!把刚才拍下的照片发给了她。
不信邪的教研组长,居然丢下手中的活儿,跑过来亲自核对手机里的两张图片!结果,同事们佩服得不要不要的,家长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子叶的那篇作文,我给了12分。用功的小伙子已经对完答案了,家长说是要是加上作文12分的话,英语成绩估计是135。
故事没有结束。周二下午拿到质检考成绩时,我特地看了下钟子叶的英语成绩,果然135分。看来另外一个改卷的老师跟我一样,给子叶的作文打了12分。
说到这里,有的人肯定会骂我傻。好不容易遇见自己学生的卷子,怎么不多给几分,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机会。也许,我是真的太傻太较真了。总觉得孩子们好成绩向来是依靠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去获取,而不是靠跟老师混熟去获得。老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徇私舞弊”。
还记得,这一届学生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我教会他们的第一个词是“慎独”。真心希望,自己的较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学生的认真。
忽的又想起母亲在世时,经常骄傲地对我们说:“如果人人都像我们家人一样,这个社会根本不需要执法部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