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带学生证真是一大省钱利器,原本六十块钱的门票,瞬间就缩水了一半,白马寺的大门外有两座石马,
白马驼经依旧在当然,花团锦簇是少不了的,一进门,有两条路,左手边是白马寺的主干道,也是寺庙的主干,右手边的寺庙,则是不同风格的建筑群。
往前走不远处,现在正值七月,池塘里面莲花真是争相斗艳,白马寺里面的水并不是很干净,看起来是那种绿色的,并不我以前幻想的那种清澈见底的样子。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见一座巨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月恒日慧”,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的通性,虽然人很多,但是却不嘈杂,心都是静的,随便找个地方坐着,好像都可以随时睡着,人懒懒的。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它的布局和大部分寺庙的布局一样,建筑都是沿中轴线呈对称分布,错落有致,十分珍贵,同少林寺相比,它的历史更为悠久,并且没那么多“坑爹”玩意,如果你虔心向佛,这里必然要来。
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将城市的喧嚣和我隔离开来,给人一种心灵上和生理上双重的宁静,好似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古都一般,分享他的孤独。
自安史之乱起,洛阳战乱不断,这座千年古刹也随着王朝的兴衰而经历着一次次的破坏与重建。然而,建筑可以被战火焚毁,家国可以破灭,但是白马寺所承载的佛法,早已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人生短暂,唯有精神能够长存。 再往前走,在路边一个岔路口,出现了一个小土包,本来都已经准备忽略了,可等走到跟前,突然被土包前面碑子上的字震撼了。
“狄梁公墓”这小小的土堆,竟然搅动了盛唐的风云。
白马驼经依旧在土墓背面一个看似新建的墓碑,上面雕着“狄公仁杰之墓”。墓的两边分别设有碑亭,东南碑亭内的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八个大字,西南碑亭内的石碑,是快诗碑和记事碑,上面字迹隐约可见,周围有形态各异的小狮子。
南北都有墓碑,分别是“大唐明相狄仁杰之墓”、“大唐明相狄梁公墓”,都是古人原作,现代人重新刻写。墓的东南和西南侧各有碑亭,东南方石碑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西南石碑则是“唐宰相狄梁公墓道诗拜序”。看不清落款,只能肯定都是古时的原物。
小学的时候,我和父亲的回忆还是那些游戏机上的游戏,超级玛丽,魂斗罗,曾经父亲下午两点半下班,吃过饭后,就和我一起打开游戏机,开始闯关魂斗罗,我只记得,父亲打游戏很厉害,每一次我三十条命全部扑街之后,老爸就会说。等见到BOOS,你就借我的命。
到后来,我很快长大,技术也越来越高,眼界也不同往日了,老爸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的,老爸已经在游戏这个方面,被我甩开了很远的距离,初中高中之后,各种网络游戏横空出世,我虽然以前也沉迷在其中,但是却再也找不回来以前的记忆了。
上了初中之后,和老爸的交流也越来越少,他内向,我也内向,加上两个人年龄上的代沟,很少有沟通的机会,但是我还清楚的记得,老爸最喜欢看的电视剧只有两个,就是《神探狄仁杰》和《三国演义》,于是,这两部电视剧,又成了我和老爸之间的回忆。
因为是《神探狄仁杰》这部戏的粉丝,所以我在狄公的墓前逗留了一会,也算是缅怀我和老爸那些回不去的游戏和电视剧青春了吧。
当然,时光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停留,我也是一样,从狄公墓往前走,很快,就可以看到一座大门,上面写着“中原第一比丘道场。”从门里往进望,可以看到一座高塔在不远处。
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虽然我对建筑学几乎没有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欣赏这座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葩,从塔的造型和内部结构来看,该塔都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白马驼经依旧在齐云塔往前,就是钟楼,再往前,还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佛说四十二章经”,再向前走就是天王殿,然后是清凉室,再往前走的话,就会看到一个“释源陈列馆”,里面有对于白马寺各方面详细的介绍,真不愧是中原第一古刹。佛教在亚洲盛行,很多东南亚的国家都有佛教寺院的存在,又因为风土人情的缘故,每个地方的寺院,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泰国也是一个礼佛的国家,在白马寺里面,有这样一座建筑,名叫泰国佛殿苑,而我现在就站在泰国佛殿的门口,东门为正门,主佛典自成一院,殿内供奉释迦摩尼佛像,是佛陀成道像。东南角舍利塔,是仿照曼谷金山寺缩建而成,一层供奉泰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著名佛像和蓝琉璃妆金的“三季佛”,二层上安放有释迦摩尼佛舍利。塔前“四面佛”又陈“有求必应佛。”东北角流通处供奉“七日佛。”
萨瓦迪卡。
白马驼经依旧在和泰国佛苑相邻的是缅甸风格佛苑,圆锥形的金顶高高耸立,在阳光下显出耀眼的光彩,这座缅甸风格佛苑的四道主门以及缅甸佛苑的围墙,完全暗战缅甸贡榜王朝的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过来,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调。
佛殿按照著名的仰光大金塔为蓝本,以三比一的比例缩小建设而成。佛塔通体金黄,高高耸立,四周的墙体为纯白色,在阳光之下显得格外壮丽辉煌。
白马驼经依旧在有了泰国的缅甸,印度这样的佛教国家,又怎么少的了他们的参与,洛阳白马寺和印度有着深厚的渊源,东汉时期,古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应汉明帝邀请来到当时的国都洛阳传播佛教文化。并在次年为他们修建了僧院,就是我脚下站着的白马寺。
到了现代,印度政要多次拜访白马寺,2003年6月,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的到访为白马寺印度佛典的成立埋下了伏笔,瓦杰帕伊收到白马寺泰国佛典的启发,产生了在白马寺建设一座印度佛典的念头。
印度风格佛殿苑建筑艺术独特,主体建筑高大如山,外环围合,雕刻精美,其建筑设计创作理念既坚持传统的佛教教义的同时还立足于时代、务实创新。佛殿的设计遵从阿育王时期印度桑奇窣堵波的艺术风格,所以两者的风格比例相近。印度佛殿建筑中的穹顶是圆形“天国”的隐喻形象,既展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
白马驼经依旧在走到这里,白马寺倒是彻彻底底的转完了,很漂亮,里面很多东西都让我眼前一亮,甚是惊艳。 走在出去的路上,细细总结一下白马寺的行程,真是充实又精彩,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完美出行。 那么下一站,就要去一个名气更大的地方了。
龙门石窟,我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