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是4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4.5年,民营企业则更短,只有2.5年。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总是做不大?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总是做不长?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往往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为什么当下中国企业的效率这么低,成本却很高
……
高育文小微企业中小企业
一、企业家普遍存在“三胡”现象
第一“胡”:“胡弄”现象
最典型的企业行为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
日常的工作从企业掌舵人到一线员工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弄不好时掌舵人责怪他人,感慨找不到“能人”。
企业越大掌舵人越是“救火队员”,前两年还可以偷懒做“甩手掌柜”,近两年因市场竞争残酷,钱越来越不好赚,企业掌舵人已变得外表风光、内心恐慌。
企业员工人心思变,鲜少有人关心每天工作结果的好坏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上下不一条心。
第二“胡”:胡干现象
(1)没有标准地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问结果,不问目标;
(2)干多干少一个样,所有员工都“唯上”,或者干脆无所谓,干得不愉快就走人;
(3)工作过程没有检查督办,没有总结与帮助,没有训练培训,没有沟通协调。
第三“胡”:胡说现象
(1)企业掌舵人没有信念,只有人言,下领导就干,而不是想好再干,随便决策,随便承诺,自视甚高,不容易听取别人意见;
(2)企业大多人浮于事,员工没有信念、信仰和目标,价值观混乱。非正式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属性特征现象严重,即单位里员工不谈目标、责任和权利,而更多的是谈情感、兴趣和爱好。企业的“意见领袖”很多,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整天“信口开河”,对组织目标起到严重破坏作用。这实际上都是自私的表现,真被问及企业如何经营管理时,“一问三不知,再问就发痴”。
这里我们就要讨论一下,为什么华为这家企业能做大做强了?
为什么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混得不好,原因何在?
如果单纯看大环境,行业其实是不分好坏的。企业要做的是关注行业当下所处的周期阶段。例如,行业是导入期、成长期、稳定器还是衰退期?是周期的低谷,还是顶峰?
对行业进行定位后,再来对公司准确定位。
1、从顾客角度看,定位准确是获取顾客青睐的源点
现如今,市场上顾客可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但是,他们购买产品的过程却越来越短。有结论认为是,消费者们的大脑难以整理繁多复杂的信息,所以才会倾向于在短时间做出购买决策。
因此,在这样的需求环境里企业要想生存,要想赚钱,必须想办法在某一个购买理由上比别人做得更加优秀,而且追求少而精。
2、从竞争角度看,定位准确是企业竞争取胜的重点
其一,不少企业都有很浓的“羊群心态”,喜欢跟在别人后面,他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去分析需求,也不去分析趋势。
其二,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走上差异化之路。如果你公司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命运将会怎样已经可想而知。
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定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方向对了时间是你的朋友,方向错了一切都是白费。
3、大大小小的企业有哪些常见的瓶颈现象?
瓶颈一:只想现在,不想将来
很多小企业、家族企业,或是几个朋友合伙创立的企业,受创始人影响非常大。而问题焦点在于,大多创始人只考虑眼前赚不赚钱,没有明确经营目标,没有深入分析过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以及未来怎样保证企业长久经营。
瓶颈二:营销力量弱
通常小企业营销都是企业主来做的,而随着竞争的激烈,企业主亲自上营销前线的精力越来越少,甚至不能完全支撑企业的发展。不重视营销队伍建设,企业如何发展?
瓶颈三:员工是成本,“人力”非“资源”
很多小企业对员工是非常苛刻的,连这些起码的对员工的激励都没有,这样如何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大家努力工作的动力从哪里来?虽然“人力资源”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但是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还远没有到谈“资源”的水平。
瓶颈四:只强调成本,不强调价值
很多小企业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便宜”“省钱”。例如有一家企业要制作公司简介,为了省钱,不交给专业设计机构,却让员工加班加点干,设计的东西连员工自己都看不过去,客户总是怀疑公司的资质。一味的追求成本,不讲投入后的价值,小企业就变成了小气的企业,谁愿意和这样的企业长期合作呢?
瓶颈五:因人设岗,体制不全
很多小企业员工岗位的设置全凭老板兴趣,有几个人就设几个岗位,如果人走了,岗位就消失。其弊端在于企业会非常被动,运转不灵活,会使企业周而复始重复同样的问题。
瓶颈六:授予职位,不给权力
对于授权,一些小企业勉强做到了,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很多事情不给予决策权,最后还得向老板汇报,如果不汇报,又有意见。
瓶颈七:员工不多,蛀虫不少
小企业由于因为因人设岗,所以很容易权力集中。如果这些人凭借这些权力,从企业中捞取好处,对公司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
瓶颈八:好高骛远,三心二意
很多小企业老板天天寻思怎样多找一些盈利点,不懂判断机会。试想下,你企业还没有长大,摊子已经铺得到处都是,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弱,如何能够经得起这些折腾?
以上,小企业或多或少都有这些毛病,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是小企业的经营者们需要好好深思的。
要让员工认可薪酬体系,那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工资的发放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能力强的干的多的获得更高的薪资
2. 员工的薪酬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更高的薪资
3. 与其他公司相比,我们的薪酬模式是有竞争性的
现在很多企业的薪酬模式有什么样的弊端?
§ 缺乏激励作用,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消极怠工。
§ 物质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传统薪酬绩效缺乏活力。
§ 员工都是抱着打工者心态工作,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干多干少工资都一样
怎样的薪酬才算有激励性和增长?
1.打破固定工资和高底薪
固定工资代表的是一种稳定性,企业需要给员工稳定性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感。但是如果这种稳定性太强,则很容易造成员工工作缺乏动力的局面。
并且在这种模式下,员工不管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拿的都是一样的,自然也会促使优秀员工心生不满而离职。
所以,要想能激励员工,那就要改固定工资为弹性、宽带薪资。
2.不能只有单一销售提成
底薪+提成的模式是我们现在用的最广泛的一种薪酬模式,当然,提成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企业只采用单一的销售额提成,员工就会想办法让企业增加投入、增加员工、增加设备来实现自己的销售额提成。
宽带、弹性的KSF全绩效模式
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
KSF模式的激励性体现在:
1. 员工有6-8个加薪渠道,薪资弹性大
2. 只要员工干的好,就能加薪
3. 员工与企业利益趋同,员工获得高薪的同时,企业获得高利润
4. 员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和老板一起共同经营公司
那么设计KSF宽带薪酬模式,到底要从何下手?以下六个步骤:
一、岗位价值分析
这个岗位有核心工作,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
企业要清晰的知道,你赋予员工的薪酬,是向员工购买什么?
购买时间?体力?忠诚还是学历?经验还是阅历?
二、指标选取方向:参照平衡记分卡BSC的四个维度做参照依据:(中层管理人员6-8、高层及底层指标3-5个)
三、提取指标遵循SMART原则;
有哪些可量化的指标是企业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营业额、毛利率、员工流失率、主推产品销量、员工培训时间等。
四:确定指标,权重分配,设计激励规则;
指标与薪酬融合(设置好权重与激励方式)
分析历史数据
过去一年里,营业额是多少?每月营业额?平均营业额,利润额?毛利率多少?成本费用率?转化率?员工流失率?
选定平衡点
企业和员工最能接受的平衡点,要以历史数据作为参考。
测算、套算
依据历史数据,选取好平衡点,讲选取好的指标,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资额。
第六:与管理者面谈沟通,确认方案,并执行。更多绩效资讯、员工持续激励系统机制,加:zwwjx66多交流互动;(您有一份免费的《创新薪酬全绩效模型设计》内部资料可以直接领取 )
举个具体的例子:
KSF薪酬模式案例
比如:某生产经理的薪酬模式:
1.如果采用KSF薪酬模式,他会有6-8个加工资的渠道,在原有平衡点上:
2.毛利润每增加10000元,奖励31元,每减少10000元,少发25元;
3.总产值每多3000元,奖励5.3元,每少3000,少发4元;
4.报废率,每降0.05%,奖励2.5,每上升0.05%,少发2元;
5.及时交货率,每上升0.05%,奖励2元,每少0.05%,少发2元;
6.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50元,每流失1人,少发250;
....
点评:
员工只有比过去做的好才能获得加薪,而这个标准对员工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对老板来说也不会造成成本负担;员工加薪的空间都是企业利润增长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