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在一次采访中,生动的讲述了一个著名战地新闻记者在描述战争场景:
“大炮击中一公里外的舰船,甲板剧烈的摇晃,一张黑桃A飞上天,又摇摇晃晃的落下来,斜斜地插在甲板上。”
然后,柴静说:
“--这种牛逼的能力,你有么?
--没有,那怎么办?
--老老实实学呗,路还长着呢。”
今天下午一直在研究微信的行业解决方案,过程中不断想起上面的这段采访。
一个是觉得微信对于商家心态的揣摩到极致,另外一个是对于微信现有在各行业的玩法落地的扎实度以及案例说明的完整性表示钦佩。对于我个人来说,只能老老实实去学习,把基本功先提升好,再谈怎么做出牛逼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从“文案就是生产力”的角度来剖析一下微信解决方案的描述思路和可以借鉴的点。
我们先来看下微信对“行业解决方案”的定义:
这句话非常简洁,但是却表达了几个意思:
服务是面向商家和第三方的
服务是以接口方式输出的
服务是需要自主开发的
服务是可以长期自主运营的
服务是向所有对象公平开放的
所有行业都可以基于这些服务做业务创新
然后看下微信是怎么区分行业的:

严格来说,这里的行业并不是传统情况下我们定义的行业,比如工业、农业、交通、教育、互联网等这种有着非常明显垂直特征的行业。微信的行业,确切来说,是业务场景。
这个视角,其实是从商家视角的一个行业定义。一个垂直的行业里面,也是由不同类型的客户构成的,而这些客户存在于每一个具体的场景。而商业本身,就围绕着这些场景进行构建。所以,这种以场景为维度的行业划分,本质上是利用这个场景来锚点了商家的自我定位和心智。
而在实际的方案对外中,微信又用了统一的文案“智慧”来定位服务的基调:将传统线下的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线上化,提供更加智慧、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智慧”戳中的是线下商家对线上服务的一个泛化的理解,线上的,互联网的就是智慧的。智慧的,就是先进的。
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具体的行业方案里面,微信是怎么描述的,这是一个智慧药店的第一个模块:行业痛点和方案优势说明

针对每个行业,里面的痛点说明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这个智慧药店的描述:主要突出的是会员体系的沉淀问题、精准营销问题、支付单据管理问题。然后,在方案里面,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给出了解决方法。
再对比不同的行业方案,即使都是在说会员沉淀问题,所对应的描述和解决方案也是不一样的,而是结合了这个行业本身的客户特征,商家诉求进行描述。其实最后对标落地下来,都是同样的会员授权,营销卡券产品。
反过来想,如果都是用一样的内容,一样官方的:我们提供丰富的会员信息整合能力,支持一键会员打通等等服务,商家作为一个多年传统模式的人,是无法理解这些描述的。而用这种痛点和解法对比的描述,很快就抓住了他们的心,刺痛他们的神经,马上做出决策,进行接入。
在具体的方案图文说明里面,基本遵循了三大步骤:
闭环的行业方案是怎么进行全流程操作的;
在这个方案里,该行业重点的诉求是如何满足的;
其它附加的服务有哪些。
这些描述,不是冷冰冰的丢给商家一个案例说,你自己去看吧,这些商家已经在用我们的服务了。而是用一个闭环的案例和截图,来非常清楚的展示了各个功能是如何解决在上面痛点描述中遇到的问题的。
而对于平台特有的能力,比如对于微信来说,是社交营销能力,则做了重点说明,展示出了营销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对于一个被拉新的商家,他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用了你这个行业解决方案,我能怎么去卖货、怎么经营我的会员、怎么发优惠券。这种体感是非常真实的,马上可以在大脑里面复现的。精明的商家,马上可以核算出对自己成本的节约,以及带来的长期价值,最后做出接入的选择。
整体看下来,微信的行业文案是非常值得借鉴学习的。主要对我有以下启发:
以真实的“商业场景”来做业务区分,而不要天马行空,自己制造场景,接地气,贴近真正的业务;
以“商家视角”来替他解决问题。我知道你现在的难处是什么,我是怎么帮你解决的;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说我有什么。把商家当成小白,让他清楚的知道行业方案里面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服务,不要让他去猜,去揣摩,去思考。
好的文案,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好文案就是一种生产力。
老老实实学习,路还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