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VIP群聊天,说到配得感,说到要的能力,说到不愿意求人,甚至是对自己亲人,对自己先生也张不开口,担心麻烦到别人,担心被拒绝……
而我想说的是,好的关系,恰恰是不怕麻烦,是需要麻烦对方的。
没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
“被需要”是存在价值的源泉
华语辩坛十大风云人物黄执中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那种“被需要”的感觉。
我们可以说“被需求”的对象和程度有所变化,但对“被需求”的渴望从未减少。很多人都很困惑,明明时代越来越好,为什么心理出现问题的人却越来越多,尤其抑郁症更是让很多人的生活乌云密布。
其实,心理学家一致认同:抑郁症的根源,就是价值感的缺失,那种我不知道自己生存意义在哪里的感觉,所以抑郁症患者常常说“没有人真正懂我”。
积极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曾在《持续的幸福》中分享过一个案例,他说朋友小的时候,每当闷闷不乐,他母亲只会做一件事,那便是催他出去帮助别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其智慧的母亲,因为这个方法在后来的科研中得到证实,是所有可以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中,最可靠的一个。
“被需要”后产生的价值感,可以让日常生活充满幸福,甚至可以用来抵御不良情绪。
“被需要”感要从更大的共同体中寻找
很多从工作上离职或者退休的人,无一例外地会经历一段很煎熬的日子,不知道如何规划生活,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甚至整个人处于半颓废的状态。
这时候,你需要在更大的共同体中找到“被需要”的感觉。
有些人选择去做慈善,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突然间比以前更精神。那是因为他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曾经听得到,有一篇说到:有心理学者对敬老院老人进行调查发现,那些被安排负责浇花,自己吃饭的人身体和精神状态更好。
所以,当我们期待“被需要”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试着后退一步,去做一些可以帮助到别人的事情。
我们通过“互相麻烦”靠近彼此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无法真空存在于这个世界,谁也避免不了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一段和谐长久的关系都是在“你麻烦我,我麻烦你”的互动中建立和成长的。
“麻烦”不是依赖,没有人喜欢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最高配的麻烦是对身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记得我同学告诉我他的经历,他说他刚准备考研时,完全不认识目标学校的任何人。一度很焦虑,徘徊在要不要辞职读研的漩涡里,讲真很压抑,但很多时候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事情,有什么好跟外人说的呢?
刚巧因为一次吃饭,谈到未来计划,他脱口而出想要考研的想法,一起吃饭的一位老师立马说:“可能我会帮助到你,我师兄是这个学校的主任及研究生导师”。就这样,还没有考试,我的同学就提前认识了他的导师。
导师介绍了他的学生给我同学认识,他的师兄帮他要真题,提建议。那天聚会,他感概说:“不得不说啊,除却他们给的实际的帮助,单单知道有认识的人就足矣让我们内心安定下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却常常担心因为麻烦别人,而被嫌弃,所以干脆闭口不谈。而事实是对方也会觉得你好高冷,难以相处,也选择不麻烦你,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走不进谁的心里。
可见,“被需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走向彼此的路径。
所以,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不要忽视自己的和他人的“被需要”感,不断提升自己的配得感,扔掉怕麻烦他人的包袱,做一个愿意爱也敢于被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