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讲习作课,我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讲习作课了。每次的习作课,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没次讲完课,就有种充实后的快乐。因此,这几年,我就在习作课中寻觅钻研着。
上个周的视导评估,对于我又是挑战。说实在的,刚开始我不太想讲了习作了。首先,总是讲习作课让我失去了新鲜感,对这种课型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讲一节习字课实在是太麻烦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每时每刻都要集中精力。特别考验教师的应变能力,因此,我就退缩了。后来,领导还是相信我,把这个骨头交给了我,我接受了,但也很痛苦。每日苦思冥想,却找不到突破口。我的课呈现出一种枯燥的板式却无法有更好的突破。
根据听课老师的反馈,和我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自己有以下不足。
一、习作修改重点不够突出,修改即时性不够。
本节课我设置了四个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评价。我的重点是在变化那个点。这节课我的这个重点没有突出。就像李绪明老师所说。这个变化还是修改的不够明显。这个变化的修改应该是层次的。这个层次应该是让内容充实。而不是写出就行,应该是让学生从多角度写出观察事物的变化。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发现问题立马解决问题,修改问题。细致到评改的细节中去!所以虽然我在写出变化这个环节用时很多,但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的设计不够细致,这是我值得反思的!
二、学生日常规范常态较差,课堂气氛低沉。
其实在我的教学中,学生的习作其实有了一定的变化。可是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特点。就是声音太小。回答问题声音小,读作文声音也小。这种情况造成了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另一方面,听课老师听不清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是否有进步。因此,整个课堂就有些漂浮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重点要改变的是学生们的精神状态,这一点特别的重要!
三、教学思路过于陈旧,没有耐心。
其实,在之前的教学中我就发现,习作对于学生来说很难,他们不会评,更不会改。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在课堂上我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可是,学生们的表达依旧是不够流利。我的评改过程也是比较中规中矩,并没有阴影的突破。这样我的课堂就有些沉闷。评介课总是要改的,这种改是一种突破,我希望未来我能够让每一节作文评改课充满与众不同。期待那天的到来!
这节课上完,我有些稀罕,对学生,对自己。我的路还很长。我还是要努力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