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了,又读完了一本书,妈妈又让我把这本书写一个书评,还是一如既往的写完之后给五块钱。
OK了,开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随着逐渐长大,有些人试着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写自己的童年,也有一些人,他们描写了一些或许从未存在过的人,以描写他人的方式来诉说自己的童年。
比如,有一个人,他写了一本书,名为《小屁孩日记》,在其中有一个“小屁孩”格雷,那个人用自己的有趣的想法描述着这个梳理主人公有趣的日常生活。
比如,有一回,格雷的哥哥身穿着校服,并且调整了他的闹铃,叫醒格雷之后,对他说“你这一觉睡了整个暑假,现在已经开学了。”把格雷弄得不知所措,在吃早饭的时候才知道被他哥哥耍了,就在他要让他爸爸妈妈教训一下他哥哥的时候,他哥哥假装去睡觉,导致他爸爸妈妈以为格雷精神错乱了。
还有一回,他们要演一个《绿野仙踪》音乐剧,格雷扮演了一个树,之所以他选扮演一棵树,一是因为这扮演一棵树比较轻松,二是因为他看书的时候发现有一段是这几棵树拿苹果砸主人公的,而扮演主人公的人是他讨厌的一个人。
之后,他发现他演习这么多遍,竟然只是为了说一句词,“哎呦”。
然后,他又发现,这树的皮套是没有可以伸出手来的洞的,也就是说,拿苹果砸人这段行不通了,而且,他们的辅导老师说这个音乐剧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歌唱的机会,然后他就要唱那个他认为有史以来写的最烂的歌。
好在,在排练的时候有一个人不小心倒了下去,因为没有可以伸出手来的洞,导致他摔了个鼻青脸肿,这让那个皮套又多了两个,伸出手来的洞,这样的话就有了那个扔苹果砸人的戏。
结果在演出的时候,格雷那一直读不准“哥哥”这个音的弟弟,直接大喊了一声“波波”,引得格雷十分尴尬,他只好硬着头皮对另一棵扮演树的人说“波波,你的苹果是不是掉了?”这也导致了在演出结束之后,那个人一直被叫做波波。
不过我最喜欢的一次,还是这个。
有一回,格雷他们来到了鬼屋,本来以为是不怎么可怕,他以为就是吓唬小孩玩儿的,但是当他进去之后,立马就有了临阵脱逃的想法,他发现这里有一堆的妖魔鬼怪,还有个头戴曲棍球面具的人,开着一把货真价实的电锯,朝他们冲过来。
回家之后,他打算自己搞一个鬼屋,他和他的朋友想到了一个绝佳的鬼屋规划。
首先是鬼哭长廊,接着是血之湖,然后是无底深渊,接着是狂鼠隧道,狂鼠隧道后面是骷髅迷阵,然后就是刀锋求生,之后还有夺命怪手,外加死亡滑梯和硫酸之壶,最后是出口。
他们整出了个票,说的是50美分,但是实际上却要了两美元,一个小屁孩儿来到了鬼屋里,进入了鬼哭长廊,鬼哭长廊其实就是一张床,他和他的朋友一人一边在那里尖叫,并且把床底下放置了一些恐怖的东西。
事实上,他们只布置了鬼哭长廊和血之湖,血之狐实际上就是用半瓶番茄酱和一个婴儿泳池组成的。
但是,因为鬼哭长廊有一些恐怖,导致那个进去的小孩儿吓的不行,死活不肯出来,最后还是被他朋友的爸爸发现了,这件事情也就此结束。
这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是一本有趣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