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学生还没来得及实践,就要先谈谈自己的体会。我们的课堂上少了学生独立思考时紧锁的双眉,少了学生为捍卫自己想法时的激烈争辩。课堂上的“等待”就像国画上的“留白”,音乐中的“停顿”。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等待,让学生的思维更舒展。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情况下,老师们都不喜欢等待,只能一厢情愿地在那儿唱独角戏,有时上公开课,也故意设计一些容易的题目,图个表面的热闹而已,对于那些外行的领导而言,这是一种美,可对于真正在教学一线的人而言,这无疑是非常痛苦的,简直是在浪费孩子们的生命。
美国学者罗通过有关等待时间延长的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课堂上,发生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
1.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增长;2.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3.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减小;4.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5.从事实推论得出的论述增加;6.学生的提问增加;7.学生作出的贡献更大。
单单看看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到,老师等一等,课堂现状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学生受益会更多!记得在和老师们分享小组合作的技巧时,我就有这样的观点:一个学生回答对了,就万事大吉了吗?那是一个班的学生都会了吗?在一个学生答对后,仍然需要等待。有专家提出了学习四字诀:捂、焐、悟、晤!细品,你细品这几个字的内涵。
课堂等待是对学生学习的尊重;课堂等待不仅仅是在减法中做了加法,甚至我们还会获得了乘法;课堂等待,以时间换空间;课堂等待,在有所不为中有所为。
遇事等三秒,冷静处理,课堂上提出问题后,不妨等一等。学生在等待中学会思考,老师在等待中才会让学习真正发生。课堂等待应成为教师终生追求的行为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