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石压蛤蟆”书

作者: 悟理趣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19:46 被阅读75次
苏轼“石压蛤蟆”书

大文豪苏东坡以飘逸洒脱的诗词闻名于世,但世人常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苏东坡在书法方面也有着极其独到的见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那么,苏轼的书法有什么特色,人们为什么用“石压蛤蟆”来评价他的字呢?

在书法上,苏轼专长行书和楷书。他曾经自评说:“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从流传下来的苏轼真迹来看。苏轼的字既有天真烂漫的韵调,又有饱满强劲的丰腴之态。其下笔有神,流畅自然。他的书法汲取晋、唐、五代书法名家所长,揉以自己对生活、对诗文、对汉字的独特理解,不拘泥于古体,自成一派,创造出一种肥大有势、自然有意、无拘无束的苏体特色的书法风格。

苏东坡书法的巨大影响力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得先去了解一下他的性格和生活背景。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眉山人,出生在一个三世不显的知识分子家庭,曾任签判、翰林院大学士、侍读、知府等职,因不赞同王安石激进变法,1079年被贬黄州,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帖》,他生活在北宋后期党派纷争的政治漩涡之中,因此,一生经历丰富曲折。他的政治立场与司马光同派,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党,但他又在旧党中属于开明一派人物,与司马光不完全一样,故而与司马光又有冲突,所以他在政治上是"沉浮起落"、"身行万里半天下"的处境。但是,苏东坡平生交游广泛,乐于与人真心相交,善于肯定并学习他人长处,对别人的不足也敢于直言提出批评帮助。就这样“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性格,却吸引了一批不断学习,追求进步的文人墨客在他的身边形成一个特别的圈子。这个文人圈很少讨论政治,只探讨交流文化、书法、绘画、诗词等学术问题,这无形的扩散了苏东坡书法的影响力,让苏东坡成为北宋时期书法影响力最广、最深的一位了。黄庭坚曾在《山谷集》中评价到:“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石压蛤蟆”书

相关文章

  • 苏轼“石压蛤蟆”书

    大文豪苏东坡以飘逸洒脱的诗词闻名于世,但世人常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苏东坡在书法方面也有着极其独到的见解,与黄庭坚...

  • 《大话中国艺术史》:笔墨是血腥的旧事,伤愁的岁月

    “苏学士的字是‘石压蛤蟆体’.”学生黄庭坚评价自己老师苏轼的字。 “石压蛤蟆体”,也就是被石头压死的瘌蛤蟆风格。 ...

  • 155"时间只是经过,刚好留在这里……"

    苏轼就说了, 我这个字很特殊啊 颜真卿那个叫颜体 柳公权的叫柳体 我这个字呢,叫石压蛤蟆体! 那一年 苏轼45岁 ...

  • 日新录(7月31日    晴)

    字如其人,果真如此。宋人说人品好了,字自然就好,所以苏东坡随性所至,石压蛤蟆,依然大美压群芳。 王羲之...

  • 苏轼黄庭坚诗话趣闻

    苏轼和黄庭坚是好友,两人经常互对:书房好似药室;(苏轼)学士乃是郎中。(黄庭坚)蛤蟆水上真书出;(苏轼)蚯蚓泥中草...

  • 学艺趣事~石头压蛤蟆

    老师讲了苏轼的故事。这个是整个书法理论史上的最重要的一篇。书法理论,以前讲过了,就是孙过庭,张怀瓘,和苏轼,这三个...

  • 書法經典:“死蛇挂树”與“石压蛤蟆”誰更勝一籌?

    有一次,黄黃庭堅问蘇軾,我的字写的如何?苏调侃说,你的字是“树梢挂蛇”。黄听后一笑,那您老的字便是“石压蛤蟆”了。...

  • 压舱石

    一、增加人格魅力,做让人尊敬的人 二、尊敬别人,给身边人一个笑脸,真诚对视得眼睛。 三、怀有正义梦想,用梦想引领人生。

  • 压舱石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船舱底部专门设一舱室,空船时用来装石头,有了它,船吃水就深,航行就稳,与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类...

  • 压舱石

    欧洲富有经验的航海家,会在每一次没有载货的航行前在船舱里装一些石头,这些石头被称作压舱石。一艘再好的帆船,如果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石压蛤蟆”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vs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