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留住妻子,你家里必须建厕所
关于印度电影《厕所英雄》
影片讲述了贾娅(布米·佩德卡尔饰)嫁给凯沙夫(阿克谢·库玛尔饰)后,发现家中没有厕所而坚持离婚,最终掀起一场女性厕所“革命”的故事。题目引用的这句话就是主人公凯沙夫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
1.建个厕所为何能称英雄?
凯沙夫经营着一家自行车店铺,坐火车上厕所,认识了贾娅。凯沙夫使尽心计,真诚表白,赢得了贾娅的爱,但要真正娶贾娅进门,除非让贾娅的左手长出另一个拇指。善用权宜之计的凯沙夫请人给贾娅安了个假拇指,骗过了父亲。
新婚后第一个早晨,贾娅被叫醒了,原来是村里的“尿壶妇女会”约她去野外方便。贾娅惊呆了,丈夫家居然没有厕所!
贾娅勉强去了,但最终蹲不下去。
凯沙夫提出要在家中修建厕所的要求,遭到父亲断然拒绝。贾娅受不了到亲戚家蹭用厕所的偷偷摸摸。凯沙夫只好每天清早开摩托车送贾娅到火车上去上厕所。一直到有一天被堵住了厕所门误了下车。贾娅回了娘家,并表示不建厕所不回家。
凯沙夫的权宜之计已经黔驴技穷了。一面是心爱的贾娅,一面是“无法摆脱的噩梦”般的父亲。万般无奈下,凯沙夫因偷剧组的移动厕所而被捕。
一年一度的洒红节到了,青年男女可以向心仪的人抛洒五彩粉沫,妇女可以在这一天用棍棒发泄对丈夫的怨恨,丈夫不能还手,只能用盾牌抵挡。凯沙夫悔恨难当,请求贾娅尽情抽打。
凯沙夫觉得该作大胆改变了。先是向村委会提议建公厕,不惜冒犯村长与他辩论经文,但还是遭到全体村民的反对,连饱受野外如厕尴尬的妇女们也反对。
贾娅提供材料,凯沙夫揭发政府部门的厕所骗局,并提起公共利益诉讼。斗争取得了初步成果,政府有关部门启动建公厕的审批程序,但预计要11个月。
凯沙夫等不及了,私家厕所开工了,父亲气得绝食。
大功告成后熟睡中的凯沙夫被砸墙声惊醒了,新厕所被父亲、村长叫来的蛮汉破坏了。
贾娅提出离婚,轰动媒体,也触动当局。
尿壶妇女会终于觉醒了,一起到法院要求离婚。
凯沙夫的奶奶摔倒了,她声嘶力竭地对儿子说,我要上那厕所。班智达痛苦地浇了自己一桶凉水,清醒了。
部长下令,锁掉7个相关部门的厕所门,结果是12分钟完成了审批手续。
就在凯沙夫和贾娅要签字离婚时,法官接到部长的命令,驳回离婚申请,宣告第二天就在凯沙夫的村子建厕所,建成之前,政府提供移动厕所。
凯沙夫的父亲变了个人似的要儿子领贾娅回家,并真诚地向儿媳妇道歉。
凯沙夫曾诉苦说,“每个爱情故事里都有一个坏人,在我的故事里,坏人竟然是厕所。”其实,他要面对的“敌人”,不仅有固执的父亲、漠然的村民,还有整个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凯沙夫就是在向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根深蒂固的观念开战,称英雄虽有喜剧色彩但不为过。
凯沙夫原本是夹杂在新旧思想中间的一类人,他甚至还比不上穿牛仔裤、骑男式车的贾娅。他的身上也有传统文化的遗毒,他信班智达(神职)的父亲关于星相的说法,甘愿和一头水牛成婚,为的是消除他星盘上的灾祸,并希望如父亲之愿找到左手有两个拇指的真命天女。对于贾娅不愿野外如厕,他一度还认为妻子应该适应丈夫家的习惯。面对贾娅的离去,他一面碍于脸面不肯主动上门,一面又陷于失去真爱的痛苦之中。他想解决问题,只会拿出权宜之计那一套。偷厕所被捕,洒红节的抽打,尤其是贾娅提出离婚时,终于打破了他苟且的幻想,他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在宗教和世俗文化面前,要么妥协要么改变,没有第三个选项,选第三个只会在下一次冲突时遇到更大的阻力,付出更大的代价。为了捍卫自己的幸福,他只能建厕所,建不成厕所就支持贾娅离开自己,“去改变这个世界”。
如果说凯沙夫是厕所革命的英雄,那么贾娅的爱情和忍痛割爱的决心就是主要的力量,是贾娅促使凯沙夫实现了“为了你,就算与全世界为敌也在所不惜”的承诺。
“厕所英雄”,名副其实。
2.陋习难改,谁的责任?
电影中有两幅具有背景意义的画面多次出现。
沙布拉那村的凌晨,刺啦一声,火柴点燃了马灯,一群妇女一手提灯,一手拿水罐,向村外走去,在路边的灌木中蹲下来……一辆拖拉机开来,灯光故意向方便中的妇女扫来,妇女们用头巾遮住了脸。
与妇女野外如厕的画面相对应的就是男人们蹲在墙边、水沟边撒尿,或在树林间大便的情景。
影片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印度农村的陋习——随地便溺,以戏谑的手法直击沉重的社会议题,导演也够得上是英雄了。
在印度的某些教义里,厕所代表着污秽,在家中建厕所是对神灵的不敬。男人可以随地大小便,女性则要等到黎明前几个小时结队去野外解决,不仅与蛇虫为伍,还时常有被流氓骚扰、甚至强奸的危险。
当凯沙夫准备建厕所时,被父亲骂了个狗血喷头。向村委会提议建公厕时遭到村长引经据典的教训,以及男人们的嘲讽和反对,连那些尿壶妇女会成员都不同意,认为野外如厕很正常。她们还指责贾娅要离婚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认为“女人受过太多的教育不是好事”,“女人就是应该妥协”。
所以,凯沙夫和贾娅面对的“敌人”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宗教,遇到的阻力形容为铜墙铁壁毫不为过。
凯沙夫认识到,“这不仅是厕所的事,事关每个人的观念。”
记者问凯沙夫,“你觉得政府有责任吗?” 凯沙夫说,“我们要先自省……是我们不想要厕所。”又说,“我们国家的男人非常自豪于露天大便。”
记者问贾娅,“谁要对这场离婚案负责?” 贾娅说,“是明天清晨即将再次出门的妇女。”
这就是《厕所英雄》能够引起印度人民普遍关注的社会功能,编导似乎按住了一个不起眼的穴位,触动的却是全身,因为“厕所”问题不是一个人的事,有关6亿印度女性的生活现状,有关宗教传统,文化陋习,乃至政府的体制、效率、贪污等等问题。
3.载歌载舞,并非全是佐料。
歌舞在印度电影中有特殊的地位,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关于这方面的评论见仁见智,但本片的歌舞绝非多余,更不是佐料。
影片在需要渲染情感的地方都恰到好处地配上了优美的歌曲,对于人物的情感表达和故事的叙述都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比如凯沙夫见到贾娅后从此难以忘怀,很自然地配上了一段歌唱,“自我们相遇的那天起/我变得难以自控/我仿佛迷失在了你的眼神中/就像檀香融在了水里”。
值得一看的是片中“洒红节”的一场歌舞。导演不惜工本,因为这场戏将由追求真爱转变为向文化陋习宣战,属于情节逆转的重头戏。场面宏大,色彩斑斓,载歌载舞。鲜明欢快的节奏,一叹三转的歌曲,配合得天衣无缝。凯沙夫唱道,“我想捧起你脚下的泥土/从头洒下,洗去罪孽/我不请自来,走上了你站的道/所有的不公平,任你尽情惩罚……” 贾娅边打边唱:“我的面纱飘扬/你用爱将它染上色彩/当我注视你的眼睛/我的双眼彻底沦陷/我的双眼满含泪水/无法入眠……”男的悔恨,女的哀怨,久久萦绕,难以释怀。
能与之媲美的可数《小罗莉的猴神大叔》中沙哈神殿上穆斯林信徒的赞歌:“让我如愿吧,穆罕默德/我不想愿望落空/我的双眼噙满了泪水/我的心中装潢了悲伤……您知晓我内心的渴求/您数着我的心跳/我的叹息长贯夜空,直达明月/您的星星将回应我的祷告/终有一天曙光会光临……”曲调铿锵而苍凉,忧伤中满是虔诚,“异教徒”的猴神大叔热泪盈眶,原来人类美好的祝愿能够超越宗教,这着实让我这样一位没有宗教信仰的凡夫特别渴望那种能净化灵魂的赞歌。
反复欣赏这两个片断,不禁发出如“黄山归来不看岳”般的感叹——“印度影罢再无歌”。联想中国歌坛那种去中国化的腔调,让人实实在在要怀疑那些歌手们是不是忘了“最有民族性才最具世界性”的理儿。
4.良心电影,就应关注社会。
《厕所英雄》敢于直击本国的陈陋旧习,不是靠抖擞同胞的陋习来博得洋人的青睐和奖杯,而是揭露问题,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以形成解决问题的力量,这就是良心电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实此片制作人也没有吃亏,影片上映后获得了国家免税政策的支持。
印度电影人对自己的文化和社会有更多的认知和反思,他们善于用见微知著的方式,将价值理念植入电影中,如《小萝莉与猴神大叔》反映了印巴冲突和宗教弊病,《摔跤吧!爸爸》聚焦性别歧视……由此而引来了世界的倾听。
我们不缺少好的影视题材,但大多处理不好。敏感题材要么不敢触碰,要么恨不得打翻整个体制。很多编导则沉浸在抗日神剧和小鲜肉古装戏不肯涉足现实,只要有钱赚就管不了别的了。偶有好戏,但导演们或许为了追求叙事方式的不俗,故弄玄虚,将情节搅碎,唯恐别人看懂了有辱导演的水平。
国产电影啊,叫我如何说你好啊!
5.真实故事,如何改编?
《厕所英雄》的剧情初看荒谬,但真的是有原型的。2012年,新娘安妮塔纳利不堪忍受户外如厕的折磨,婚后第四天从丈夫家逃走,声称如果没有一个独立厕所,就不回家。一家慈善机构闻讯后,为她建了一个厕所。厕所启用之日,她也回到了家里。
电影人无论是从艺术表现的需要还是出于社会责任的担当,都可以对真实事件进行改编。就这个真实事件和影片故事比较,改编合情合理,植入的价值思考比原始事件更深刻。艺术应该高于生活,这是地球人都懂的。
同样宣称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战狼2》,视觉效果真的很好,影迷迷倒一大片,票房收得满满的,但剧情中含有多少成份是真实的呢?除了我国派遣军舰撤侨这一点是真的,其他都是子虚乌有,哪怕中国军人出过港口,开过一枪也算。实在令人佩服得要出汗。全国人民都盼望我国早日强大,但也不可以这样胡编吧。听说又要拍《战狼3》了,实在让人担心,大把的钞票从影迷手中出去,换来的或许是精神鸦片,于强国无益。
与超强改编剧《战狼2》可以齐名的可能要算《空天猎》了,动用了战机,发射了导弹,够过瘾的了!但这样的片子能卖给人家看吗?那些小国国民看了,是不是会更相信“中国威胁论”了?
希望本国电影人摸着良心拍电影,到时,我一定买票去影院看。
2018-07-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