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茶馆》的文学价值。
A、1956年,国家推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文艺界繁荣发展。
老舍赶上了时代的顺风车,一写就写出了这部我国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茶馆》,不仅在全球多地上演,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经久不衰,经典流传。
现代文学家曹禺评价说:“《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Q2、解读《茶馆》的精华内容:
A1、第一部分内容是《茶馆》三幕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北京裕泰茶馆在戊戌变法、军阀混战、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的惨淡经营,众生百态,轮番登场,道尽几代人的绝望苍凉。
通过裕泰茶馆在戊戌变法、军阀混战、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的面貌,揭示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黑暗腐败,以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莫谈国事”的字迹却越来越大,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撒白纸祭奠自己,将悲剧推向了高潮。
A2、第二部分内容是《龙须沟》三幕剧:从“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的奢望,到“苦水去,甜水来,谁也不再做奴才”的憧憬,侧面揭示中国人民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
通过北京小杂院各色人家的遭遇,展现了新旧时代的巨大变化,塑造了程疯子、赵老头、程娘子、王大妈等各色人物形象。
苦水去,甜水来,谁也不再做奴才,侧面揭示中国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A3、第三部分内容是:通过对《茶馆》、《龙须沟》主要人物形象解读,分析老舍先生剧本创作的深意,以小见大,成为新时代、新社会、新生活的一面镜子。
通过对《茶馆》、《龙须沟》主要人物形象的解读,分析了老舍先生剧本创作的深意,以小见大,以家长里短反映时代变迁。
控诉旧社会的忧患与苦难,歌颂新社会的光明与希望,是老舍戏剧创作的总主题。
S、《茶馆》,作者老舍,先后写下《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部部经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