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彭湃
第十章组建基金

第十章组建基金

作者: apple薛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6:20 被阅读12次

    温晓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他知道一个真理:如果我们不想对人事失望,惟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寄予任何希望。这不是绝望,这是生存下去的惟一途径,亦是获取幸福感的前提。他的风场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原先预算的1个亿的投资在投资完基础设施后就紧缺了,他急切的需要融资。

    作为政府重点的招商引资工程,市里给他介绍了张凡的沧海银行,张凡对风电行业也比较了解,国内最大的风电企业在新疆,生产规模很大,盈利能力很强,风电是一个对政策依赖很大的行业,投资风电,不仅要自然环境优越,还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温晓的风电基地在东洲也许是最大的,但是放在国内,根本不值一提,因为投资10亿元以上的风电企业比比皆是,投资1个亿的,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温晓去拜访了张凡几次,他自然知道张凡是彭湃的前夫,但是张凡不知道他和彭湃的关系,坐在副行长宝座上的张凡,与几年前他远远的看过去相比,身材有些许发福,有了一种更加成熟内敛稳重的气质,沟通下来,温晓发现,张凡非常懂业务,对风电行业的国内市场、政策、投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了如指掌。沧海银行支持温氏新能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眼看着资金无以为继,温晓借酒浇愁,难道是我错了吗,难道是我被在东洲一片大好的贸易形势冲昏了头脑,才想到要做实业吗?如果不做实业,把这一个亿投资了北上深的房地产市场,何必受这么多罪?温晓不禁后悔不迭。从本质上说,温晓并不是一个多么有宏伟眼光,对实业多么热衷,多么有情怀的一个人,他只是一个小商人,眼光并不长远,也许是他的天赋容貌、声音、走路姿势深深的吸引了当时的彭湃,换做现在,他的这种格局、胸襟,不一定能吸引到现在的彭湃。

    温晓身边有几个小弟,唯温晓马首是瞻,有一天温晓看到了一段话:是在《思考致富》这本书上的:“许多将近40岁(有的甚至40好几岁)的人生活颓废、无所作为。他们的生活体现出对精力的持续浪费,而他们本来完全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将青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业上。他们的情感曾经那么美好和强烈,但却从来不珍视青春,久而久之,青春韶华就这样挥霍掉了。”他觉得这段话说的就是他身边那些发小,与他们相比,他温晓是多么有事业心,多么有情怀,多么大的一个老板啊,温晓想到这,又觉得自己把钱投资在新能源上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投资到房地产上,无非是自己个人财富增加了点,但是现在有这么多人,为温氏新能源服务,给他打工,叫他老板,资本发挥了核心作用,他成为中心,成为一个在东洲鼎鼎有名的人,他想:“人生一世,搞个大企业,光宗耀祖,也值!熬下去,去找钱。只要再有五亿,他的基地就可以顺利启动了。”

    作为市里充分论证过、重点扶持,大肆宣传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彭玉麟不得不与东洲市投资集团沟通后,决定以卓越集团出面,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为温氏新能源集团发放融资。金额五亿元,用于购置风电设备。

    政府初步决定卓越租赁给温氏新能源提供融资的方案送到彭湃桌子上的时候,彭湃正在处理一个棘手的新三板企业定增事宜。对于这种投资半中间,因为资金紧缺有可能停滞的项目,彭湃没有任何兴趣。她感兴趣的企业必须是主营业务非常突出,盈利能力特别强,但因为资金紧张无法扩张的这类企业。但是控股股东同意的项目,她必须看。大概看了以后,由于她对于风电行业不是很熟悉,对于温晓做的事情在国内的前景和市场都不清楚,她叫来她下面行业研究负责人——李玲,安排她对于国内风电及东洲市风电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个报告出来。李玲是本省财经大学的高材生,曾经供职于一个中小型劵商的研究团队,很快就写出一个报告给了她。报告指出:我国风电国产化率已较高,但质量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风电机组制造企业有70多家,真正具有大规模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超过10家,多数是引进技术未经认真消化吸收就急于批量生产。我国风电机组的质保期普遍在1~2年,远低于国际通行标准的5年。这样对于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后期维护成本方面,都埋下了诸多隐患。我国风电机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5%至30%之间。今后2~3年,最多5年,是考验中国风电装备质量的关键时期。在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急速扩张的同时,控制产品质量的手段较低,产品批量投产后,性能不稳定。稳定可靠的风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能力的提高将是影响中国风电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我国风电行业存在的问题是:风机大型化趋势不改,技术壁垒短期难以跨越。风电的价格和风机功率成反比,风机功率率越大,单位发电成本越低。因此,考虑到风电的发电成本依然高于火电、水电,商业风机的制造一直保持着大型化的趋势。

    根据风电行业国家政策,当年风力发电为适度支持类行业。市场上占主流地位的 由大型发电集团或主流风电设备厂商全资、控股或提供融资担保的风电项目。无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市场上很难生存。未来一个阶段,行业竞争尤其是价格竞争将日趋激烈,所以对于投资来说,要优选企业、优选产品。

    李玲的建议是:在项目选择上,要优先选择国内各大电力集团控股、股东资金实力雄厚的风电场项目;在区域上,选择风能资源丰富且靠近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的风电场;在并网条件上,要考虑风电所并入的电网是否具有较强的容纳风电的能力。

    李玲重点建议:风能的资源条件是影响风电电价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美国的经验,如在一个极好场址(平均风速为8.9米/秒)的大风场(50MW及以上)的电价可以做到3美分/kWh或以下,而在中等场址(平均风速为7.1米/秒)的小风场的电价可能高达8美分/kWh。所以合理选择场址对改善风能经济性至关重要。

    由于受资源条件的影响,我国风电价格水平地区差异非常明显。例如,风电电价最高是浙江苍南风电场,电价为1.20元/KWH,最低的是新疆达坂城风电场,电价为0.53元/KWH,其余风场电价大多数在0.6-0.9元/KWH之间。总体看来,风电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比煤电要高出0.3-0.4元,可见,目前风力发电尚难以与常规电力(煤电、水电)竞争。

    通过上述风电价格的几个基本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基本认识:不同的影响因子对风电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效果差异较大。其中,还款期的长短对电价影响较大,因此,延长贷款期限对降低风电价格非常有效,目前普遍要求国内银行能够对风电项目提供15年以上的贷款;另外,税收对电价影响很大,今后国家还会继续在关税、增值税、所得税方面有所减免,以降低风电的上网电价。另外,选择建场条件好、资源丰富的项目会大大降低风电场造价。今后政府将更加注重采取多种优惠政策,使每个影响因子共同起作用来有效降低风电价格。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风电技术的提高,大型风电设备制造的国产化的实现,风电设备价格可能由目前的8000-10000元/KW下降到4000元/KW。如果国家继续出台多种优惠政策,则风电的上网电价会大大降低。在资源条件好的内地,风电上网电价可能降低到0.25元/KWh,在资源条件相对差的东部沿海,上网电价可能在0.35/KWH水平以下。这样,风电的上网电价将可能低于煤电电价,从而在电力市场上开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了解了国内风电行业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发展后,彭湃认为温晓的风场并不具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她心里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她知道温晓发家是有赖于他老家的一个大型电器制造企业鹏程万里集团,这个企业创始人于改革开放初期即开始创业,后来在国内风电龙头老大金凤凰集团的启发下,将公司主营业务转向了风电,温晓在东洲做的事,其实是该集团在国内多地布局后的一个复制而已。近年来,鹏程万里集团在风电核心设备的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突破,且在国内多地的风场布局中积极参与,不仅是过往的设备供应商的角色,更是主要投资人或投资发起人的角色。该集团依托强劲的主营业务,在国内资本市场及海外资本市场动作频繁,对各个融资品种都有涉猎,目前已经将金融作为集团第二大板块来运营。

    温晓虽然已经脱离了这个集团,但是作为该集团当年在各城市开疆辟土的老员工,也曾经为该集团的发展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算得上是当年的一员悍将,也深得该集团实际控制人乔伟彬的欣赏和认可。

    彭湃的想法是在东洲市政府层面,成立一个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东州市投资集团、南氏集团作为发起人,通过温晓引入鹏程万里集团,然后用该基金股权投资温氏集团,这对于做大东州市经济有巨大的意义,对于温晓也支持力度更大,对于南氏集团,自身对温晓投资额度减少,而引入鹏程万里后担保措施更强,再通过做上市的方式,或者被并购的方式,实现成功退出。

    彭湃先后向南姐和彭玉麟说了她的想法,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彭玉麟随即向市一把手汇报,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决定由市里出面,拜访鹏程万里集团。温晓当年离开鹏程万里,是因为觉得已经无利可图,而现在如果由东洲政府出面,引入鹏程万里,对于他的风场将是巨大的支持和强有力的后盾。

    他非常赞同这一方案,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本人得以多少钱的价格出让他所拥有的多少股份。

    他知道,这将成为这次合作的焦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章组建基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bh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