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职单招生为何被低看一等?

高职单招生为何被低看一等?

作者: 3c0deaad389e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09:10 被阅读13次
image001.png

所谓“单招生”,即通过高职院校的单招考试,也称高职分类考试、提前考试等被学校录取的学生;“统招生”则是通过全日制普通高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即高考,被录取的学生,名义上二者并无区别,入校后享受同等待遇。但在求职季,“单招生”却因“出身不同”处于下风。目前他们就业形势究竟如何?为何被人低看一等?


image002.jpg image003.jpg

早在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 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50%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3年后,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比例,使分类考试录取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


image004.jpg

目前,上述文件中的要求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如新乡职业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显示,计划单独招生2800人,占全年计划招生总人数60%以上;再如,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今年预计省内招生4500人,其中“单招生”3600人,占比80%。可以说,单招已成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单招生”成了高职院校中的主力军,在校与“统招生”享受同等待遇。


image005.jpg image006.jpg image007.jpg

如果说“享受同等待遇”是饱满的理想,那走出校园,“单招生”便一头遭遇了骨感的现实。为进行校企合作,部分企业会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建设“订单班”。河南省某市“订单班”招聘负责人“一个岗位招20人,有上百人报名,不愁没生源,就算是‘统招生’还要按高考成绩排名呢!再者,单位也会考虑学生素质,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倾向于要‘统招生’。”江苏省某用人单位称有些当地高中生源不足的城市,‘订单班’会放宽要求考虑接受单招生。安徽某企业招聘负责人更是直截了当,“单招生通过校园招聘进企业是不可能的”想进企业只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的“订单班”,仅限统招生,90%以上的在毕业后能顺利入职;二是岗位空缺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image008.jpg
image006.jpg
image009.jpg

显然,在这场求职赛中,“单招生” 被部分企业“不要‘单招生’”的条框绊住了脚,还未有机会上阵较量几番便已被击打得七零八碎,这无疑给正在进行的单招泼了盆冷水。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王波看来,“单招生”被歧视,需追溯到录取环节,职业技能考核是核心问题。据了解,单招考试一般要进行文化素质考试、职业技能考核等。以河北单招考试大纲为例,文化素质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3个部分;职业技能考试包括综合素质测试和职业适应性测试两部分,侧重考察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王波认为,目前单招中的职业技能考核,一方面形式化严重,如一些学校在进行职业适应性测试前,会先组织考生进行心理测试,两者往往是同一套卷子,用于所有专业的考试;
另一方面,职业适应性测试考察的是学生对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就职愿望及发展规划,但高中生往往对职业规划并无想法,这导致选拔的学生不一定适合选择的专业。在他看来,选拔的“宽进”降低了单招生的生源质量,不合理的录取方式也令学校很难选拔出真正具有职业潜力的高、精、尖人才。


image010.jpg
在后续的培养中,“一视同仁”的培养方式也使“单招生”并无相对优势。“为了节约教学成本,高职院校以采取相同的方式培养,对统招生与单招生学生没有针对性地加以区分。”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教授赵志群表示,“单招生”在高中时成绩往往并不突出,通过单独招生进入高职后,在理论学习上不如高考统招生,而在技术水平上,又被对口单招上来的中职生甩在身后,无形中加剧了“单招生”就业竞争的劣势。
image011.jpg
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寿斌看来,社会上普遍认为没经过高考选拔的中职生,选择了走捷径,即便再优秀也会被贴上标签。而愿意走单独招生的普通高中生,相当于降低标准,自我放弃冲刺本科。尽管高职生都是合格的毕业生,但这种给学生“贴标签”的眼光始终存在,企业也会惯性思考,觉得统招生可信度更高,文化素养也更好。
image012.jpg
王波认为,部分高职院校在单独招生中只放开了一些招生相对困难的专业,而热门专业不放或投放少量单独招生计划,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社会对“单招生”的不认可。“既然同样是批准招生的专业,有的可以单独招生,有的不可以单独招生,社会肯定会认为单独招生一定程度上含金量较低”。
image006.jpg image013.jpg

如何让社会摘下对“单招生”的有色眼镜,为高职院校中的“主力军”——“单招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又能提高“单招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让社会收获更多有用人才?业界专家各有看法。
“单独招生开展了多年,认可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高。高职单招政策还需要一个慢慢去完善的过程。”王波认为,国家在单独招生工作中,除了规范性要求外,更多的是要在制度完善上下功夫,一是为单独招生提供可依据的有效成绩,不是将单独招生一味交由各高职完全自行负责,包括文化考试成绩、技能测试成绩的公开。尤其在职业适应性测试上,要探索更加规范可行的评价办法,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某一专业的适应性与可发展空间。
在赵志群看来,在教学组织上,学校应考虑到“单招生”和“统招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进行分开培养。“目前很多高职学校盲目拔高,教学理论性太强,但是理论水平与本科有差距,实践能力落后于水平高的技师学院。高职院校应该端正态度,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强实践教学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王寿斌补充道,在高职生的后续培养中,应强化培养对口单招的学生职业素养及人文素质,在课程上做到上下衔接连贯。
除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及教学培养上的问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认为,企业在招聘时过多地看重学历,而忽视个人技术能力,没有真正做到将高职院校学生视为人才。社会需要摘掉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有色眼镜”,给予技能人才相应的尊重,而非盲目地以学历为选人标准,国家也要探索社会认可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高职学生社会地位。
虽然高职毕业生承认,找工作遭遇了部分用人单位“另眼相看”,但他们也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用人单位最为看重个人能力。
而凤凰创壹的就业直通车结合凤凰创壹十几年职业教育领域的经验,开发了上百个岗位的职业水平考试,将理论考试与VR实操考试结合,帮助学校全面了解学生职业水平,使得对学生技能水平有了一个统一公开的鉴定标准。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员工职业水平。


image014.jpg

解决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上遇到缺乏学生职业水平评价体系,难以根据企业需求推荐人才,造成双方合作难以持续发展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在甄别技能人才职业水平的招聘痛点。
更多创壹就业直通车内容可联系创壹销售经理,或者在公众号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安排工作人员与您取得联系~


image006.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职单招生为何被低看一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fp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