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及,是否值得被追随?
答:这个问题,比较大,我就只说根本的一个点。如下。

判断一个人,特别是领导者,他是如何之人,能力如何,又,是否值得追随?
最根本底层的,是要看这个领导者的动力/驱动力,或者叫“志向”,看他志向是否坚定。
实例可以看西游记里的唐僧,

或者《易中天品三国》里讲刘备,讲“青梅煮酒论英雄”,的那段。

如上图,我个人以为,这四点中,最根本的就是“英雄之志”。
而另外,三个我这里简单的来说明一下:易中天所讲的“英雄之气”是指一个人的气魄和格局,
“英雄之魂”指的是刘备的百折不挠的坚韧顽强持久奋斗的精神,重点是百折不挠的韧性和逆商。
“英雄之义”易中天在电视里讲的较少,义气决定了他聚拢之我们都知道的那些人才,在我看来,这是刘备的“道德高度”之仁义。而这些素养,我觉得,“母源”可能也都来自“志向”。
具体我就不展开,大家可以去看原视频节目,以及书籍《品三国》。
也可参考《三国演义》原书“青梅煮酒论英雄”选段。
三国乱世英才辈出,而天下只有刘备曹操两个英雄。那如何才能称得上英雄呢?如龙一般,能大能小能屈能伸,适识时务,因势利导,百折不挠,翻倒乾坤。
有此翻能耐,如果归因于一点的话也是,这个→志向。

一个人,他的所有的能力,他的智慧直觉,他的思维能力,他的道德品质,他的心胸格局等,所有的优良品质,都来源于,他少年逐渐形成、立下,并坚定终身施行的“志向”。
心理创伤名著,9.1分《身体从未忘记》里有一句话““大多数最伟大最富有影响力的社会变革者都有着最深的个人创伤。”
最深的个人创伤,倒是也未必。但是这个人,有对这个世界最大的爱和愿望,可能是他最终成就的必要。


那么,这样,“志向决定一切的过程”又是具体如何产生的呢?
一个人的人生(特别是幼年)的情感体验深度,决定他的“爱恨忧恐”,这些感情和感受感性的东西,催发了他持续长久的思考,理性,直觉。
于是,他会达到足够的思想的深度,同时决定了他的道德品质和追求层次,决定他努力的程度和韧性,以上过程,加之重要的一个维度和因素→时间,决定他一生的成就和到达的高度。
再重复一下这个过程如下:
情感(情绪感觉感性,爱恐)体验深度→理性(直觉,思维,学习)达到思想深度→道德品质和追求层次→努力的程度和韧性→(经过时间复利)→一生成就和高度。
于是,就会产生,人和人的差别其实刚开始都不大
从幼时相差不大,可能只是1.1,1.2倍(人之初。。性相近)到最后,经过二三十年几十年的时间复利,最终差别百千倍(习相远)。
所以如果看一个年轻人的潜力,其实也是看本文所提示的这个“志向”。

所以一个人的人生情感体验深度,很根本。
感性的情感体验深度,却决定了偏理性的智慧和能力,最终我们通过偏理性的一生的努力奋斗,达到了我们感性的志向目标。
在这个科学理性,算法为王的时代。
我们却从感性出发,经过理性,我们最终又回到了感性。
深刻(重度)的情感体验,影响到了这个人的思想深度,在这一生的奋斗中必然经历广度丰富的人生,最终成就人生的高度。
一个人要重、深、广,高。
一个不重不深不广不高的人,不能谓之有能力不能谓之值得被追随。
如上
本文所解答之问题的简单把握之点,可能就是,我谓之动力或驱动力或“志向”的这个东西。
那么我们如何产生形成正确而坚定的志向呢?
又有没有简单的办法和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坚定志向和品性?这些问题不在本章讨论,以后有机会再另辟简述。
郑丰202103221936初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