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里教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孝顺,志包含志向、思想态度,行表示一个人的行为。
父母在世时,观察一个人的志向。首先应当观察的是其志向是否是正向的,如果一个人的志向是负面的,比如他就想做一个强盗,那么也是不孝的。其次是看这个人的志向与父母对他的期望是否一致,尤其是针对一致的情况。如果是不一致的,因为与父母不一致的志向是由我们自己心中所生,如果是我们认定的、正向的人生目标,哪怕父母反对,我们也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去践行,自然在父母去世后有所改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
当我们的志向与父母期望的一致时,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是心甘情愿的还是被迫无奈的,如果是被迫无奈的,那么在父母去世后没有了这层约束,我们的行为很可能就会改变。以现代为例,我们高考填志愿时很多人是听从父母的意思,等上了大学、工作后,很多人会埋怨,会把眼前困难的遭遇怪到父母身上,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的逼迫。
所以当我们遵从父母期望之后,我们是坚定的去行,还是在一段时间后埋怨父母,这里的差别就体现了是否孝顺。可能有些人会问,当我们遵从了父母的意愿,却没有获得幸福的人生,该怎么办呢?难道还不能埋怨一下吗?
这时就需要我们有正向的思想态度了,首先我们应当告诉自己,遵从父母的意愿是因为我希望父母开心,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愿意选择,就算是父母也逼迫不了我们。其次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应该思考的是反求诸己,如何提升自我,如何正面的克服问题,而不是埋怨他人,埋怨他人并不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幸福,只是为我们的无能寻找一种慰藉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认知,父母也一样,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是取决于他们的认知角度,在他们的认知角度中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方向,这是父母爱我们的方式。尊重父母爱我们的方式,带着这一份爱,做一个无论是否在父母身边都能够知行合一的人,让父母放心,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