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单位值班,闲的无聊,发现最近热搜榜上全是《人间失格》这本书,于是找来看看。
百度过后,我知道人间失格原来是指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作者太宰治写完这篇小说后就自杀了,可以说这篇小说是他的遗作,仿佛给这本小说,蒙上了不一样的色彩。人大抵都是这样,例如自杀的张国荣,例如去世的王小波,他们都成为了传奇,成为了经典,成为了别人无法逾越的高峰。功成名就后就应该深藏功与名,离群索居,淡泊名利,淡出视线。这样才符合传奇人物的身份,符合大家风范。齐秦和罗大佑也是华语乐坛的传奇人物,在网上就有人嫌弃人家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上,到处走穴赚钱,觉得丢人现眼。好像也失去了对这些人物的尊重一样。活着的人似乎是无法和死去的人相比的,也比不过。
一口气看完这部小说,已是深夜,没有来得及细细的品味一番,我便昏沉而迅速的滑入了无边的黑暗中睡去。一觉醒来,竟连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但是文中的故事却在我脑海中萦绕着,忘却不了。我们在暂且叫主人公小由吧。小由小时候,用滑稽的行为故意讨好大人,上学后,又有社交恐惧症,喝酒,嫖娼,吸毒,两次自杀,靠女人生活,和各种各样的女人鬼混,他由一个议员的儿子,变成了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一个靠女人生活的人,一个酗酒吸毒的人,最后被家里人和他最爱的人哄骗出房间,送进了精神病院,至此小由觉得他已经失去了在人间做人的资格,于是投海自杀。
主观的讲,小由自杀这是由他性格决定的。先来讲一讲小由的人格,从心理学上来说,小由有讨好型人格和社交恐惧症,所以导致了它不断要靠别人的脸色生活,他害怕在人面前说话,害羞而懦弱,但是偏偏他的心里又敏感而脆弱,他并不是一具行尸走肉,他是一个穿行在坚硬的钢筋水泥都市中,在花红柳绿的玻璃渣上赤脚行走的小孩。日本的小说特别是现代小说,总给我一种善于心理描写的感觉。因为这部小说又是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描写小由的各种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脆弱、敏感、压抑、绝望的男人的心。
客观的讲,小由从小最后自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男人从行为到心灵沉沦的过程。太宰治最倾倒的作家自杀,对太宰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这所处的年代,正是日本军国主义横行到失败的年代,社会充满了混乱动荡和不安。他最爱的妻子和别人有染,对太宰治的打击最大。最后又被兄弟和妻子欺骗着亲手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至此,作者认为主人公已经由一个不被社会所认可的人或者是社会边缘人,沦落为不配做人的人,他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所以只能自杀。
小时候的小由去听父亲的演讲,在回来的路上他听到他们家的仆人和他父亲的朋友说,他父亲的演讲一点都不好,很无聊。可是回到家后当着父亲的面,这些人又说父亲演讲的成功极了,棒极了。这可能是小由第一次认识到人的虚伪。进入社会后,经历了一系事件后,他又见识了人性的冷漠、自私、卑劣。他终于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当一切都已幻灭时,他解脱的唯一方式就是自杀。我想至少小由小时候心理并没有调适好,可能人类的基因中有一些人的基因决定了他比别人更敏感更脆弱吧。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有点丧的小说,读完以后很压抑。现在流行的说法来说,主人公的心理挫折能力,受挫能力,承压能力都有点弱。如果想让这种事少发生,我想要从儿童的教育做起,对于儿童教育,我向来是不主张从小给他们灌输的理念,全部是一些成人理想世界中的美好的东西,要循序渐进的让他们一点一点认识到社会和人性中一些阴暗面。这样才可能避免他们进入社会后一些强烈的不适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受挫了能力和抗压能力,让他们更加积极而健康面对的生活中的种种磨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