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纪录片《生门》有感一:
周末在家看到2014年拍摄的记录片《生门》,有两个场景特别有意思:
场景一:暴力沟通伤双方
纪录片中一个待引产孕妇的母亲一直盯着一个护士骂,暴力的语言让双方情绪都十分激动,年轻的护士烦躁地将抽屉拉开了又关上,带着情绪布药,甚至在办公室哭泣,而患者母亲也在那里激动不已。
输赢且不说,重点是护士带着情绪在那里布药。看到那个情景,我内心有点紧张,唯恐因为情绪激动护士分错了药。而如果老人年纪大了,在激动的时候,心脏病、高血压什么的犯了,那是否得不偿失?
矛盾起因是护士本来要给那个孕妇抽血,止血带已经绑好了,但是护士却突然取了走了。而护士走的原因是因为后面来了两个更紧急的患者。如果护士在走之前能给孕妇多说两句是否家人会平静一点?
并且,俩人的争吵让整个产科楼道内都气氛十分压抑,各个医生都能理解护士,内心开始对病人家属有抱怨。家属觉得医生不作为,也不满意。
场景二:正能量暖你又暖她
一个连续流产两次的患者向医师讲述自己的病情。在一边听取病患的情况时,医生一边在电脑前输入信息,当发觉患者情绪不好时,医生转过身正面她,及时给与她安慰,并举一个流产9次但最后成功受孕的例子鼓励她。
医生的举动让孕妇感受到温暖,她离开时还给医生留下了一封感谢信。
那个病患也许不知道,她那封感谢信不仅温暖了主治医生,同时也温暖了其他医生。
那天,本因患者的辱骂,让辛苦工作的医生负能量满满,听到一封简短温暖的感谢信,医生立即忍不住说:“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极大地缓解了医生的情绪,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中。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发现情绪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且可以传染的,所以,想让自己的世界是暖还是冷,全看自己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