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能读懂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深信一定是有故事之人。

离别是为了让团圆更显珍贵。越是经历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才能越读懂这首词所描述的情感。这首词之所以百读不厌,反复咀嚼,就是因为他所描述的那种情感,它不是直接胸臆,而是它向你营造了一个意境,你必须穿越这个意境,才能够直抵情感。这是审美里非常高级的境界。当人可以站在与宇宙通维度,来俯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诗人对月亮的别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常挂冰盘下弦时,新生丹桂出轮枝。”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广寒宫里无双树,无热池边不尽香。”
月亮带给人的冰冷。诗人们的离别赋诗,多是在月圆之时。这时诗人笔下月亮总是要在分离时月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何事长向别时圆,有遗憾的是生活,不圆满的才是人生。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开解我们,一切情感在流动,离别之后是重聚,月缺之后是月圆,如此看来我们总在经历着离别之痛和团圆之喜。
月有阴晴圆却,但月亮始终在哪里,千百年里也未增减。所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缘起缘灭。此消彼长,一切都在流动中,一切又是恒定。这一句带着禅意的开解,当我们拥有这样的心境时,才能在离别之时,依然保有重逢之盼。
但愿人长久,突破的是时间的限制,希望每个人都能长长久久平安喜乐。千里共婵娟,突破的是空间的阻隔,即便你我相隔千里,也能因为共享受同一个月亮,而觉得我们从未真正的分离。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愿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