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精读打卡78:为什么是欧洲人越洋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美洲人征服欧洲

精读打卡78:为什么是欧洲人越洋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美洲人征服欧洲

作者: 若可的读书笔记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15:49 被阅读0次

阅读时间:2023年4月6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枪炮病菌与钢铁》

阅读范围:  第十八章《两个半球的碰撞》

这一章读的比较轻松,其实整本书就是为了解答“为什么是欧洲人越洋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美洲人征服欧洲?”的问题。

本章提出的几个原因,在前几章都有详细的阐述,我就不重复解释了,只点出要点。想回顾具体分析过程的,可以到之前的各个章节的解析中观看。

人口数量和社会复杂程度的差异

1492年,欧亚大陆和美洲农业已很普遍,不同的是欧亚大陆只有少数几个狩猎—采集族群。美洲狩猎—采集族群占据的土地比例大多了,那些地区先前没有农业,是因为当地缺乏可驯化的动植物资源,还有地理和生态的障碍使在其他地区开发的农业资源难以传入。(具体的分析可以看《是苹果的问题还是印第安人的问题》的相关章节)

农作物生产方面,欧洲已经从新月沃地吸取了“作物包”。美洲也已经自行驯化了作物,但是美洲发生的动物灭绝事件,使美洲可供驯养的野生动物远少于欧亚大陆,造成缺乏耕地的畜力,只能采取混作的种植方法,脱粒、碾磨、灌溉等许多工作只有人力可用,没有动物可代劳。(具体分析可以看动物驯化的章节《驯化动物》

病菌、技术、z治组织以及文字的差异

病菌方面。两大洲在病菌方面的差异,源自家畜的差异。在人口密集的社会传播的病菌,大多数是由家畜病菌演化出来的。(具体分析可见病菌的相关章节《致命的礼物》

技术层面。第一,1492年,欧亚大陆上所有的复杂社会都已经使用金属工具了——起先是铜器,然后是青铜器,最后是铁器。第二,欧亚大陆的军事技术远胜于美洲,火炮刀剑与棍棒斧子的对抗,胜负立见。第三,欧亚社会用来使机器运转的能源,远丰富于美洲土著。到了1492年,欧亚大陆上所有利用畜力、风力、水力完成的工作,在美洲仍旧以人力操作。第四是航海方面,许多欧亚社会发展出大型帆船,有些能乘风破浪、横渡大洋,并配备了六分仪、罗盘、尾舵、大炮。无论是装载量、速度,还是可操作性、适航性,那些船只都比美洲土著建造的筏子优越多了。

国家的建立。到了中世纪晚期或文艺复兴时代,欧亚大陆上大部分社会都由国家统治。美洲有两个帝国,印加帝国与阿兹特克帝国可以有效动员资源来修造公共工程、发动战争,调动的规模也能与欧亚国家相当。

文字方面。文字的使用促进了欧洲的z治管理与经济交换,激励与指引着探险、征服的雄心,使信息与经验得以累积、传布,不受时空限制。一言以蔽之,文字增强了欧亚社会的竞争力。而美洲的大部分地区还处在“结绳记事”的阶段。

总之,在哥伦布时代,欧亚社会在粮食生产、病菌、技术(包括武器)、z治组织、文字等方面,都比美洲土著社会更具优势。这些优势对后哥伦布时代欧洲与美洲的碰撞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大洲形状的不同,造成传播屏障的不同

欧亚大陆的东西向主轴,相对于美洲的南北向主轴,更有利于生物资源的传播,因为东西向的流动更少涉及纬度变化引起的适应问题。与欧亚大陆宽阔的东西向主轴相比,美洲的南北交流还受制于中美洲狭长的地形,特别是巴拿马地峡。此外,美洲的人文地理更为碎片化,不适合耕作的地区和稠密人口居住的地带相互穿插。(具体分析可见大洲轴向的相关章节《大陆轴线》

总结

欧洲人侵入美洲时为什么占尽了优势。第一,人类早就在欧亚大陆上生活;第二,欧亚大陆的食物生产效率高,原因在于可驯化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第三,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理、生态屏障没有那么难以逾越,不至于妨碍大陆内部的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打卡78:为什么是欧洲人越洋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美洲人征服欧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lzrdtx.html